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三管齐下 服装业“冲销”人民币升值压力

      在人民币渐进升值的压力下,最被“看跌”的纺织服装业竟逆市上扬,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的财报显示,业务量和利润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年以前,大部分人认为,在所有行业之中,纺织服装业将受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未料,时至今日,我国出口依存度最高的纺织服装业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对人民币升值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无论是出口量还是出口额都有所提高。查阅一些服装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发现从去年以来的主营业务销售额以及利润率都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纺织服装产品之所以出现出口“逆市上扬”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正确的应对策略以及我国服装产品较强的整体竞争力。 

        策略之一:先提价2% 

        “单子是一笔一笔谈,人民币升值以来,我们在和外商谈合同时,确实提了一些价。”以对外贸易为核心业务的中大股份董秘祝卸和表示。据了解,谈价格时加入一定的提前量,一般先提价2%%,成为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在纺织品出口业务上应对人民币升值的主要措施之一。 

        而2006年纺织服装行业取得的良好“收成”,反映在最直观的数据上。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2.66%,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38%,贸易顺差达到1290.34亿美元。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 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8.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与此同时,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利润继续较快增长。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纺织工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分别增长21.6%和 27.96%。 

        在此之前,纺织服装行业由于出口依存度大、平均利润率低等因素,一直被视为受人民币升值负面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但截至目前,纺织板块上市公司的业绩却反驳了市场的这种看法。有研究表明,我国纺织品出口并未因人民币升值而降价,因此升值后纺织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所改善。 

        业内人士分析,人民币升值幅度至少有一半被成功转嫁到进口商身上,在适度提价的同时,家纺、服装等企业还将一部分成本转给原料企业。而之所以能够通过提价把升值的成本转嫁给进口商,是因为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上还有价格优势。 

        策略之二:提高附加值 

        中大股份董秘祝卸和坦言:“升值增加的成本,各方都分摊一点,如果到最后没钱赚,那我们也不做这个生意了。”事实上,中大股份已经从很多低档纺织品出口业务中退出。而“提高附加值”,则成为许多服装类公司管理人员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一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的中高档产品主要出口给国外的品牌企业,出口额已经有大幅提升,有的占到出口的三成以上。 

        雅戈尔主管外贸业务的严海平介绍,中高档产品的利润相对丰厚,提价空间比较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相对较小。严海平透露,雅戈尔的新品种VP和DP去年出口就很不错,附加值远远高于普通衬衫。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