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捷与百福最终分手——向国际化迈进路怎么走

     日前,随着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捷股份”)与德国百福公司正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坊间流传已久的关于中捷股份可能退出上海百福中捷机械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福中捷”)的消息得到证实。在这次签订的股权协议当中,双方约定中捷股份将以195万欧元的价格向德国百福公司转让其持有上海百福中捷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全部的40%股权。

        据了解,百福中捷是中捷股份与德国百福于2004年1月成立的合资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工业缝纫机。该公司注册资本400万欧元,其中中捷股份出资160万欧元,占40%股权;德国百福出资240万欧元,占60%股权。而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百福中捷总资产为9855.61万元,净资产为4797.57万元;2006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99.31万元,实现净利润579.77万元。中捷股份按投资比例计算2006年投资收益为231.91万元(未经审计)。从帐面上看,百福中捷运行良好。

        而对于此次“分手”,事实上,业内早有传言,在2006年中旬,关于中捷股份有意退出百福中捷的消息就曾经在行业内广泛流传,记者走访北京各大经销商时,关于中捷股份有意退出百福中捷公司的议论就五花八门,曾有经销商表示,在共同组建百福中捷公司后,中捷股份与德国百福公司在合资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尤其是在企业发展方向上出现分歧,由于无法获得百福中捷公司的经营主导权,中捷股份曾打算放弃其持有百福中捷公司的全部股权。为此,记者曾向中捷相关工作人员求证此传言,当时,该相关人士表示,中捷与百福的合作非常愉快,中捷没有计划与德国百福公司“分家”。

        此次,中捷股份正式确认退出百福中捷公司,无疑将引发业界新一轮的猜测。

        作为国内缝制设备行业的骨干企业,中捷公司近些年发展迅速,创建于1994年的中捷公司,短短十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缝纫机生产与出口基地之一。

        而创建于1862年的德国百福公司则被誉为全球缝制设备行业里的顶级品牌,其拥有行业内最顶端的生产、研发技术与品牌影响力。

        中捷公司与百福公司的合作开始于1999年,合作初期百福只是购买少量的中捷生产的产品贴牌进行销售,并且每台产品均派德国技术人员进行检验测试。随着合作的深入,百福公司给予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并逐渐从全检到抽检再到免检。经过几年的合作,双方最终达成了在上海合资成立上海百福中捷有限公司的协议,主要意图是将中捷的制造优势与百福的尖端科技相互结合,各取所需,达到中捷得到部分技术,百福获得部分市场这一双赢局面。而这也被中捷公司认为是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目标。

        据了解,在中捷公司所制定的国际化战略目标里,中捷将其分为五步,第一步主动为国际知名品牌做OEM,借以提高制造水平;第二步借助国外企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第
    三步是与世界名企合资,管理跃上新台阶;第四步则是收购外资或外国公司,反向OEM;最终则是做强中捷品牌,促进品牌国际化,走完国际化最后一步。在这一过程中,中捷与
    百福公司合资成立百福中捷公司可看作是中捷公司国际化战略的第三步,在中捷看来,通过与德国百福的合作,中捷能直接吸取百福的经营理念,加速中捷股份缝纫机的技术化进程,同时也在国际范围提升了品牌价值。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