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不识服装安全分类ABC 当心穿衣盖被时伤身体

      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市质监局稽查队对我市一家商场中服装、纺织品进行突击抽检。在这个购物商场内,仅服装纺织品标识一项就存在诸多问题:服装标识混乱、有的产品甚至没有标识,商场内销售的商品竟然全是外文商标。看上去做工精致、包装精美的商品背后实际上可能隐藏着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隐患,而这一切,如 
    果购买商品时能细心观察,完全可以避免。 

      显然,这些问题绝对不仅在一家商场存在。 

      纺织品安全标识已出台 

      从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就开始全面实施强制性标准——《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该规范对服装的色牢度、甲醛含量、偶氮染料、气味、PH值等5项健康安全指标都作出了详细规定。新生产的符合该规范的服装,要带有“GB18401-2003”的标识。即将服饰纺织品分为A、B、C三类,分别是婴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同时根据不同类别的产品对甲醛、PH值、色牢度分别提出了限量要求。 

      之所以要使用该标识,是因为服装或纺织品的面料或辅料中很有可能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超标,长期可导致人体白血病等一些疾病。所以按照接触皮肤亲密程度不同严格分为A类、B类和C类。 

      服务员抱着商品跑向仓房 

      3月12日下午1时多,当检查人员出现在一家大商场童装、纺织品卖区时,一位检查人员发现两个床上用品区服务员抱着床上用品飞快地跑进隐蔽处一间仓房,然后迅速将门锁上。 

      在商场方面的配合下,检查人员要求服务员打开仓房找出刚才放进去的商品。服务员打开后从里面取出唯一没有被成打包装的沙发套垫,检查人员发现,这款“恋织纺”牌沙发套上没有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标志,其吊牌上也没有分类标识,而只是笼统地标注“棉麻”字样,标识不合格。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