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力度加强 抢占特种机市场已成趋势
企业直销不必回避
扩大直销,抢占某种系列机型的市场,也是国内缝制机械生产企业必然要走的一步棋。
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诱因是多方面的。应当看到,对于缝纫机市场的争夺由2006年的强烈竞争一直延续到了2007年,各家企业业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未必是市场容量已接近饱和的问题。汇宝缝纫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剑立认为:“缝纫机市场需求仍然很大,与以往数量基本相同,但是供给却大幅度地扩大了。大家都想把产品推向市场,制造商不断地涌现,一下子多出了许多缝纫机的生产厂商。”
纵观近百年来缝纫机工业的发展,欧美只有很少的制造商,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也只有近20多家的缝纫机企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省的中小型规模缝纫机企业冒
出了20家左右。但到了中国大陆,短短的十几年间就遍地开花多出了数不清的缝纫机制造商。
大家都很清楚,国内市场对缝制设备的需求并未减少,而且根据统计数据,销售额也一直处于持续成长态势。经过前10年的积累,各服装、箱包、制鞋等工厂已积累了基本财富,有相当一部分都在考虑更换以前的陈旧设备,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迎接档次更高的订单。市场这块“饼”还在,相比以前也大了一些。但要分食的人众多,各家缝机厂必须全力拼挡其他对手赢得客户的青睐,而占领市场最快的方法,莫过于直接地接触客户,向其推销产品。
近年来,多家缝机企业都在考虑:缝纫机的销售渠道,究竟是制造商自己搞直销方式好,还是经由当地的经销代理方式,两者到底该选择哪一种策略?对此,业内有一种声音流传甚广:“如果市场有1万家客户,每个客户规模是100台机械设备,那么采用经销商代理,应该是第一选择;假若转变成100家客户,每个客户规模已成为1万台左右,那么,制造商自己直销就该是首选方式。”
缝机直销方式的由来
许多缝机企业已经认识到,就中国市场而言,尤其是在网络资讯愈来愈发达的今天.采用缝纫机械制造厂直接切入客户群为主、经销代理模式为辅,已经被普遍接受的经营法则。没有哪一个客户愿意出高价到中间商那里买货。缝纫机械直接给使用者以最直接的销售策略,已经成为制衣行业供货市场中,正在兴起且开始完善的销售模式。以在浙江、福建的制鞋厚料缝机市场为例,几乎所有企业都采用销售模式,缝机生产企业直接给用户的直销方式,而且这种模式已运行近20年了。
直销模式源自中国台湾省缝机械市场。20多年前,台湾制造商们仍走的是经销商分销渠道,机械制造企业和经销商分工明晰,合作有序,大家互相配合。当时有家经销代理的德国百福针车,主要是卖给台湾本地的鞋厂,但由于进口机械价格太贵,并且德国供应商从来不肯降价来应对市场,从而使进口的缝纫机市场份额不但败给台湾本地产品并且急剧地缩减。
痛定思痛之后,这家代理商决定进入缝机制造领域,自行制造缝纫机。由于掌握了客户资料,这家代理商有了自己生产的缝纫机之后,便自行与客户联络,跨越经销单位创造了直销模式。由于直接与客户谈价、直接上门服务,直销的力量愈显稳固强大,业务迅速增大。同行的其他缝机制造商眼看着销售模式的转变,也开始仿效直销模式,聘用业务人员进入鞋厂及箱包厂洽谈,增加谈判洽谈的实力。随着与台商有合作的大陆制鞋、箱包厂商迅速扩张,有的工厂都有数干人甚至上万员工的规模,这些客户的采购机械方式都直接找供应商来谈判比价,因此也影响到所有缝纫机采购的模式——直接与缝纫机制造商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