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良性竞争的基础是“价格机制”

      究竟什么是企业竞争的利器?低价格竞争应该算是中国企业传统的竞争手段之一,但价格竞争能够长久吗?前不久,标准缝纫机菀坪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培禺讲了一个发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让人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感触。

        有一次朱培禺去哥伦比亚考察当地的缝制机械市场。在麦德林市,有位标准公司在当地资深的代理商向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前几天看电视新闻,了解到有些中国的老板不给员工发工资,可见你们中国的老板没有赚到钱,老板没有钱,所以不发工资,工人也没有钱。你们缝纫机的价格卖得那么低,导致缝纫机厂也赚不到钱,我们代理销售你们的缝纫机也没有钱赚,你们每天都在砍掉自己的利润来低价销售,用户也不会说你们好。相反,日本的缝纫机进入哥伦比亚市场有近40年的历史,重机、兄弟等品牌的售价一直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日本人赚了钱用来搞研发、搞服务,再提高产品品质。代理日本的缝纫机品牌,利润空间大,赚的就多,我们自然会说日本的产品好,服装厂用日本产品,因为品质上乘,也说日本的产品好。

      这么多年来,日本人赚了我们很多钱,但我们还会说日本的品牌好。”

        一番话表达了一个道理,单纯依靠简单的低价竞争,不可能获得市场长久的认可,而建立在优良品质基础上的合理定价,才是企业的产品能够占有市场永恒不变的真理。

      国内市场价格战硝烟弥漫

        其实,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在外贸出口上,一直以来都存在单纯依靠价格占有市场的倾向。有些企业通过较低的定价等手段,先期获得了国外的一些占有量,挣到了一些钱。看似取得了成功,但长期低价出口使国外的用户、服装厂家对“中国制造”形成丁档次低、质量差、地摊货的错误印象,即使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已有很大改善,也很难改变其国际消费群体的构成,阻碍“中国制造”整体形象的提升。目前,随着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改
    变、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低价销售、低价竞争的策略也遇到很大的困难,不少以外贸出口为主的企业也纷纷回到了国内市场。

        从2006年以及2007年头几个月的国内市场情况来看,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在经过了前期的高速发展之后,国内缝制机械市场销售由于种种原因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以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困难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由于缝制机械行业前几年快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的投资者进入行业投资建厂,各种缝制机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增长速度超过了市场容量的增速,业内各家企业产品同质化又很严重,销售市场上某些类型的产品出现了供大干求的局面。第二,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时间推移,国内各项保护措施纷纷“寿终正寝”,对纺织服装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美国和欧盟反倾销、反补贴诉讼的接连提出,对纺织服装业无疑会加大难度,各种冲击对国内缝制机械市场的影响也就显现出来。

      由于市场销售不旺,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约而同把“价格”视作吸引客户、占有市场的主要武器。各家缝制机械企业之间遇到竞争时,思路还停留在“低手过招”的水平,动不动就打出“降价”这套拳脚功夫,众多企业的产品停留在同一水平线上,缺少吸引用户的魅力,靠打压价格来争夺市场,往往落了个赔本赚吆喝。

      单纯“价格战”不是生存之道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价格作为联系供需双方利益的纽带,是市场活动最重要的调节器,与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密切相关。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初始形态,降价销售或低价销售是经营者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价格策略。低价销售作为一种竞争策略,如果经营者是在提高技术、减少消耗、降低成本的基本点上下工夫,进行一种正当价格竞争时所采取的让利措施,自然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份额。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