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派服装何以不愿叫“汉派”?
投入巨资请来意大利设计师,引进意大利面料,红人服饰推出的一个高档新品面世已经一年,却知情者寥寥。“我们不希望外界认为这个品牌是‘汉派’”,武汉红人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辉解释。
即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武汉的猫人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将投下百万展出新品休闲服装,但这一品牌却在上海“诞生”。
不少百货商场反映,武汉一些知名服装企业进入卖场前要求,其销售区不要和汉派服装摆在一起。
汉派服装,这一曾在国内率先打出区域品牌的武汉产业群体,正在遭遇来自内部的否定。
退避来自外界“否定”?
上海市民在当地“红人”专卖店试穿、询价,觉得挺满意,准备付款,却发现产地是武汉,马上说“不买了”。这样的事情,黄辉碰上过三次。屡屡遭遇的外界对汉派服装的不信任让他感触良多。
他分析,汉派服装企业号称1600多家,其间鱼龙混杂。服装企业门槛很低,买上20多台旧式缝纫机,租间厂房,整个投资不过一两万元,加工厂就可以办起来了,其生产设计能力都非常不规范,但同样也能叫“汉派”。
在这种背景之下,本地一些品牌服装企业开始与汉派“划清界线”。乔万尼品牌总经理傅杰强调,“我们是产地在武汉的服装品牌,但不是汉派服装。”
“很多人印象中的汉派服装就是低价、质差,其实武汉还有一些具备独特品牌个性的服装。”他说。
事实上,除了红人、太和、佐尔美颇被市场认可的女装品牌,爱帝、猫人等内衣行业的领头羊,香港玫、乔万尼、SBO这些市场反响不错的洋品牌,甚至连年轻消费者喜欢的中高档品牌名典屋、采轩,也均产自武汉。
便宜、仿冒是最大特色?
汉派服装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第一支地域服装产业劲旅。鼎盛时期,武汉的服装企业有2000余家左右,从业人员达20多万人,汉派服装在各地开花,在业内形成一股风潮。时至今日,“汉派”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为何一泻千里?
“刚开始就有很多人试着总结汉派特色,总结来总结去,大家都说,便宜、仿冒是最大特色。这种观念经过大肆传播,部分影响了外界对汉派服装的印象。”湖北省服装协会副秘书长林友松回忆说。他的说法得到黄辉以及湖北人力资源网CEO向望生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