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八届二次理事会在深圳召开
行业转型调整 实现又好又快增长
为对我国缝制机械行业2006年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以及对2007年行业重点工作进行动员与部署,2007年3月13日,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八届二次理事会在深圳市雅兰
酒店举行,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常务副理事长何烨、秘书长杨晓京等协会领导及104名理事单位代表、特邀代表19人列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田民裕理事长主持。常务副理事长何烨、秘书长杨晓京分别作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2006年度经济运行分析》、《中国缝制机械协会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计划》两个重要报告。期间,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一五”科技开发项目指南》、《全国缝制机械行业技术标准化体系框架)以及协会2006年度财务报告等一系列文件。
而作为此次会议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缝制机械行业2006年运行状况的分析与总结,以及行业2007年的发展趋势与工作重点的预测与部署成为了会议的焦点。
行业实现“又好有快”增长
2006年是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转型调整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缝制机械行业面临着由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的内在升级压力。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产量、产值依旧稳步增长,但增幅较往年有较大下降。2006年我国生产缝纫机1650万台,整个缝制机械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约36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12.5%。但比2005年12%、26%的增长幅度则要逊色许多。
这表明,行业走过了快速增长时期,进入了稳定增长阶段。这也正对应了田民裕理事长在此次理事会上所作的总结:“2006年是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转型增长的一年,是以往又快又好地发展向今后又好又快地发展转变的重要时期。”
而常务副理事长何烨在理事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我们也看到更多有关于此的数据,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国家统计局对我国缝制机械行业390家缝制机械生产企业(整机企业177家,零部件企业213家)的统计显示,这390家企业2006年共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80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整机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3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零部件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这些企业共实现利税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整机企业实现利税2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零部件企业实现利税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企业实现利润19.2亿元,比
上年增长15.2%。其中,整机企业实现利润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零部件企业实现利润4.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而全行业利税总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88家(2005年为60家),所生产的工业生产总值为182亿元,占全行业的64%,行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经济运行态势。
此外,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尽管’2006年有很多企业拇怨市场形势不好,然而,行业内的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增长速度却是很快的,如标准、飞跃、上工、中捷、宝石、杰克、通宇等重点骨干企业的产值平均增速达22%,均超过行业12.5%的平均水平;而汇宝、中森、远成等中型企业的发展更为迅速,产值平均增速达40%。在全行业内,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86家,较上年55家增加了56%;产值达亿元的企业共47家,较上年的38家增长了21%。
这些表明,随着我国缝制机械市场的发展,一些产品、技术没有优势,以数量及价格为武器的企业面临出局的危险,国内缝制产业的集中度正逐步加强。
大力推行标准化工作
在这次理事会上,会议还对目前我国缝制机械产业将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