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针会光鲜耀眼的展位背后隐藏内衣业的尴尬

      3月16日,中针会如期开幕,展馆一层的内衣展台,早已是模特穿梭、音响轰鸣……然而,内衣大品牌们光鲜耀眼的展位形象背后隐藏着这个行业的极度尴尬——2006年大部分内衣企业其实根本没赚到钱。

      2007年3月中旬,南京风雨交加、气温骤降,大街小巷行人稀少。然而,位于玄武湖畔的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内外却人流如潮、一派繁忙。3月12日,来参加“第89届中国针棉织品交易会”的企业就已开始一包包、一箱箱地车拉肩扛,在展馆内大摆擂台。16日,中针会如期开幕,布满展馆一层的内衣展台,早已是模特穿梭、音响轰鸣……

      观此景象,有位内衣原料供应商不无伤感地对记者说:“这是一种极度的渴望和期待,他们期待着2007年有更多的销售订单,期待着更多加盟商、经销商的合作以及更好的市场预期。”据记者了解,展馆内,内衣大品牌们光鲜耀眼的展位形象背后隐藏着极度的尴尬——2006年大部分内衣企业其实根本没赚到钱。

      行业三大软肋

      过去的几年中,内衣行业忽悠声不绝于耳,价格战硝烟弥漫;品牌营销纸上谈兵,职业经理人跳槽频繁;厂家困惑,商家迷茫;南北割据,兄弟残杀。然而,行业还得要发展,谁将胜出,谁将淘汰?一位企业营销老总告诉记者,由于暖冬及经销商运作不力等原因,去年很多内衣企业特别是保暖内衣企业,包括一些知名度较大的品牌,都产生了大量库存,经营情况相当严峻。可以说,2007年是内衣行业的一个大洗牌年。

      在中针会展会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参展的内衣生产商。在他们看来,要谈论行业现状,就要从品牌营销、产品设计、资源整合入手。目前,这三个方面正是制约行业发展的软肋。

      品牌营销水平不高。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是停留在产品营销阶段,产品营销只是以赚取产品价格差为直接目的,对人才的要求不高,价格战是其常用的市场竞争手段。而品牌营销则以赚取品牌的附加值为第一目的,出售的是产品价值,需要构建完整的营销体系,还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保障。

      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不足。今天,内衣产品开发还是停留在面料组织结构、版型设计和加工工艺的优化上,对产品视觉设计关注不够,也就是说,我们的内衣体现创新的元素太少。客观上是因为销售季节太短,而从主观上说是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四季化。有的老总分析说,厂家众多,产品同质,销售集中,价格战在所难免。只有产品四季化、终端生动化之后,才能避免价格战。然而,产品四季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品控)、渠道管理、品牌提升等方面形成系统优势。目前,大多数内衣企业还不具备产品四季化的现实基础。

      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在同期举办的“中国针棉织品品牌创新经营”论坛上,一位品牌专家谈到,任何一家公司自己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但是资源的整合能力是无限的。企业规模突破亿元后,整合资源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品牌商和生产商之间;生产商和生产商之间;品牌商和渠道商之间;不同的产业链之间,都有资源整合的必要与可能。这位专家也给出了整合的良方:一是全面合作,相互参股,并肩战斗;二是针对行业内优势资源签订排他性协议,确保对上游资源或下游资源的垄断;三是对稀缺人才或信息资源的整合。资源整合后,更为重要的是保证资源的放大效应。资源的放大是要通过人去实现的,资源也要人去激活,否则是不能增值的。所以,高层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团队的竞争。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