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国际品牌独缺纺织服装 原装最抢眼
“我们正在向国家商务部提建议,下一届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让国外的服装企业也来广交会。”昨天傍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就热门话题广交会“进口展”回答记者。这位会长显然对国外纺织服装这次未能进入广交会感到遗憾。
“广交会一年办三届”不大可能
事实上,进口商品首次亮相本届广交会,引发人们对进口商品的无限遐想。
进口商品进来对广交会有什么影响?广交会会不会一年办三届?记者昨天联系专家获悉,增加进口商品交易,可以促进国家进出口交易的平衡,给外国企业一个平台,毕竟此前已经有国外企业抱怨没有商品进口的有力平台。而国家商务部副司长刘海泉则对“广交会一年办三届”的说法表示不大可能。
广交会更名意义重大。中山大学校长助理、岭南学院副院长王珺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表明了我国从追求以出口为核心的贸易制度转向了追求进出口均衡的贸易制度,这种转变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而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此前亦在公开场合阐述了更名的目的。高虎城表示,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是努力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精神。这也是希望能够利用广交会这一国际贸易平台,为国外的优秀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的渠道。
希望下届能引进国外纺织服装
外国商品来了,“国字号”会不会受冲击?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快言快语:“纺织服装只有在竞争中才有发展,我们现在正在向商务部和有关单位提建议,希望下一届广交会能引进进口纺织服装。”
特色土产:印度干花闯中国市场
由于首次设立进口展位,广交会因此成为国外企业开拓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高层次平台。本次参展的36个国家和地区的314家企业中还包括6个最不发达国家的7家企业,如马里、尼泊尔、海地等国家的企业都带来了自己国家的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如尼泊尔的银器、服饰等。印度参展团此次带来的是独具特色的干花工艺品,印度企业共报关了14件、总货值14000卢比的干花。据悉,近年来印度政府非常重视干花等民族工艺品出口,他们也希望借助本次广交会打开中国市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我国澳门的杏仁饼、来自马来西亚的辣椒酱、来自法国的巧克力已经摆上展台,不少参展商还准备了小份的试用装供人品尝。广交会结束后,这些进口展品将如何处理呢?海关人士告诉记者,其中大部分货物会运回各自国家。免税的进口展品若在国内销售,必须按手续缴税。当然无商业价值的消耗品,比如赠送试吃的食品则不需要缴税。
而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施逸伦认为,近年来各行业的进口量其实在不断增加,但进口上没有像广交会这样强势的平台,加大进口力度有利于均衡进出口的位置,缓解国际社会的压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左连村则认为,广交会改名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广交会成立时,我国外汇紧缺,国家当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创外汇,而且当时国家也没有能力进口太多商品。
但如今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式已发生变化,国家外汇储备充足,最有效利用外汇收入的办法就是将它应用在商品进口上。通过广交会的平台,使进口商品的结构更优化。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王珺教授说,允许国外商家参展,为国内消费者与厂商提供了更多选择。对消费者来说,大多数人出国购买商品还很不方便,价格、品种及适应性都不了解且费用高,而国外商家参展,必将带来适应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给消费者增加了可选择的机会,受益的将是消费者。目前,国内人均GDP已达1800美元,国内市场购买力日益增强。这种条件下,稳健地放开国内消费市场顺应了市场需求。同时,进口品增加也迫使国内厂商改进技术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