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墨西哥成衣业前景严峻

      墨西哥成衣及纺织产业过去几年来明显衰退,对美国的出口也下降。成衣制造产能有一部分移往中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纺织产业减少50%的工作机会,成衣制造商虽然继续转型为垂直整合式生产,但却面临美国将于2009年对中国大陆纺织品解除配额限制的威胁,以及持续增加的非法进口品。以下是国外媒体的专题报导。 

      墨西哥的加工厂多年来一向为输美成衣的生产重镇。所谓加工厂就是大量采用美国进口的原物料来生产成品的保税工厂。自从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通过后,此类工厂成长迅速。在NAFTA生效之前,1993年墨西哥总共有392家成衣加工厂,员工达64,000人。 

      将工厂移往中美洲 

      2000年时,墨西哥登记在案的成衣加工厂数目更达1,058家,员工人数高达27万人。自2002年起,由于2001-2003年间美国经济的减缓,以及来自中国与中美洲国家低成本制造国的极度竞争,墨西哥的成衣加工厂家数及工作机会开始减少。此一下降趋势迫使部分加工厂将生产由墨西哥转往中美洲,或加勒比海地区,或干脆停止生产。 

      美国成衣制造商,如Jones Apparel, Levi Strauss,以及The Gap近年来均已缩小墨西哥的工厂规模,将产能移往中美洲、东亚以及印度。美国成衣制造商Hanesbrand在2006年底时,宣布关闭在墨西哥Monclova的工厂(约1,700名工人),并将产能移往加勒比海地区,以降低成本。 

      改为垂直整合生产 

      依据1965年“边界工业区计划”建造的墨西哥加工厂,现状已大幅改变。在NAFTA执行之后,受益于买主提供它们与美国市场垂直整合的连结,许多加工厂已从廉价劳力的组装工厂,成长为生产中心。它们的竞争力来自于高生产力与高品质的结合,薪资则仍维持在美国一般薪资的水准之下。然而,这些工厂要再升级似乎有其限制。 

      虽然拥有垂直整合生产这种额外能力的工厂受到的影响比组装工厂少,但过去几年来,他们也因为遭遇中国大陆的竞争,而丧失市场占有率。 

      2009年的期限 

      1991年到1998年间,墨西哥成衣输美的排名由第7名跃升为第1名。在1998至2001年期间,它持续稳坐美国市场冠军宝座。但由于2002年即有部分纺织品配额解除设限,中国占有领先地位,很快拉开与其它竞争者的距离,包括墨西哥在内。 

      2006年美国自中国的成衣进口为185亿美元(占总进口26%),为墨西哥(53亿美元)的3.5倍。过去几年来由于美国经济好转,墨西哥加工厂稳定运作中。虽然如此,墨国纺织业的前景仍然严峻。墨国出口美国的纺织品及成衣有80%分属20个类别(主要出口产品为牛仔裤、棉质裤类、以及针织品),而其中18个类别即为中国大陆受美国采行防卫措施设立配额的项目。2008年底,中国因防卫措施而遭美国设立的配额即将取消,可以预测,墨西哥尤其是小型的、本地的加工厂,将遭遇困境。 

     

[1] [2] 
  • 相关阅读
    1. 越南超过孟加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国!
      柬埔寨成衣工人失业致函欧盟“求”免税
      面料22秒变成衣,全程无人参与!
      东南亚诸国纺织服装冲突:越南和孟加拉的成衣竞争
      特朗普把“加征关税”当神器 美威胁恢复对墨加征关税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