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修工尴尬:技术遭遇知识盲点
去年,广东珂鹭服饰有限公司用于缝纫设备维修的费用达到了六万元,相比往年,这个数目略有上升。这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服装企业来说,不是一笔太大的费用,但就设备维修这个项目来说,开支却不小。
泫公司技术维修部门的负责人李经理告诉记者,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公司近几年引进了好几批新的设备,由于机器数量较多,机种比较繁杂,当这些新品种的机器出现了故障时,部门原有的维修工难以解决,只能依靠设备厂家派人过来维修,有时甚至出现不得不暂时搁置的现象,这些都导致了成本的上升。
李经理说,公司引进新品种的设备本是件好事,但没想到由于维修工没有掌握这些设备的相关性能,给设备维修带来障碍,从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工乍。因此他建议,机修工应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参加相关的职业培训,向更专业化方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