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连人正在用创意和品牌提升纺织服装产业
大力发展时尚创意产业,把大连建成中国北方的时尚创意中心和展示中心。如今,大连人正在用创意和品牌提升服装产业
作为大连的市长,夏德仁的口袋里装着很多“名片”,比如足球、服装或软件。但作为中国最早举办服装节的城市,大连服装这张名片还是极具吸引力的。“大力发展时尚创意产业,把大连建成中国北方的时尚创意中心和展示中心。”近日,夏德仁把大连的服装名片又加了一个跳动的时尚创意心。
夏德仁是在北京推广第二届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大连纺博会)时作出上述表示的,他此次带来了2000个展位和800家企业的参展机会。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展会将以“品牌”和“创意”为主要元素。在展会安排上,6大主题活动有4个和创意产业有关,包括中国国际服装创意设计邀请赛、高层论坛、时尚创意展、流行趋势静态展示等。
事实上,大连纺博会突出品牌和创意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用创意提升服装产业
大连从1988年服装节开始举办,距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大连服装博览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在国内外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随着国内同类展会的逐步增多,同其他地区,特别是服装纺织品产业集群地区的展会相比,其原有的竞争优势已经弱化。目前国内服装纺织类展会有100多个,就其产业支撑来看,大连不具备服装纺织方面的产业优势,无法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大连的服装业以出口加工为主导,对外依存度高居不下。而发改委最新的一份预测显示,国内服装市场面临洗牌。随着新一轮国内市场重新洗牌而来的品牌和市场细分不仅仅局限于品种、档次、区域的进一步细分,更表现在以产品风格和消费群细分为特点的深度细分。可以看出,新一轮细分的竞争焦点是“文化”、“创新”和“研发”。这一切,都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事实上,夏德仁曾对大连服装业提过“三大中心”的要求。这三大中心为,东北地区服装交易中心、服饰文化信息发布中心和服饰品牌孵化中心。而大连纺博会成了三大中心的构建平台。在第十四届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上,来自海内外的821家贸易商给“大连制造”下了1.27亿元的订单。其中,大连衬衫厂拿到了2800万元的订单;创世一举进入了北京赛特等顶尖店,共签下了2100万元的合同;碧海拿到了300万美元的海外订单,让大连的职业装闯出了国门。
以往,人们说起大连,总是“用服装来表达城市心情”;如今,大连人正在用创意和品牌提升服装产业。
纺博会上演创意大戏
“大连纺博会设立专门的创意及设计师展区、服装创意设计邀请赛、时尚创意展,这将对我国纺织产业提高品牌贡献率起到很好的作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在出席此次推广会上评价。
据了解,本届展会将专门设立4000平方米的时尚创意展区,将邀请和组织国内外知名设计师、研发机构参加展会,展示设计师的作品和发布流行趋势。通过展会的展示交易平台,最终实现创意设计成果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转变。往届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金奖得主李楠表示,大连的时装设计大赛的水平都很高,作品都很有创意。在第九届时装设计大赛上,法国时装公会主席穆克里埃甚至认为,参赛作品水平和欧洲设计师水平相差无几,有些作品极富实用价值,稍加改动即可投入生产,可以取得较好的销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