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AFF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访上海百福中捷公司总经理罗尔夫.施密特
红色的地毯、红色的标识、红色的背景、红色的领带,映衬得百福人个个红光满面。在位于江苏太仓经济开发区外贸创业园内的PFAFF工业机械(太仓)有限公司开业庆典现场,记者感受到的是百福对于自己产品和未来发展的自信。
在典礼开始之前,本报记者专访了上海百福中捷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Dr,Rolf Schmidt罗尔夫·施密特先生。作为百福在中国的高级管理成员之一,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德国人罗尔夫·施密特先生表现得格外平易近人,对记者的采访要求表示十分欢迎,并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且认真、谨慎地回答了记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记者:请问PFAFF为什么选择在江苏大仓建立生产基地?
罗尔夫:中国的缝纫机市场需求量很大,PFAFF在中国的生产基地需要扩大。我们在上海的工厂空间和产能已经不能满足PFAFF的生产需要,我们寻找另一个更大的生产基地,然而在地价昂贵的上海也很难找到适合的建厂地块。
因此,在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我们决定选址太仓,把上海的工厂搬到太仓。原因在于紧临上海的太仓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国际贸易环境。在这里我们是最大的投资商,而在,上海我们只能算是其中的一部分。
记者:此次PFAFF工业机械(太仓)有限公司开业后,主要会生产哪些类型的缝纫机?
罗尔夫:目前我们主要推出3种机型,分别为335筒型缝纫机和1245单针及双针锁式线迹平板式缝纫机,适用于皮革和汽车内装饰。还有适用于西服、衬衫等制作的1180型微油高速平缝机。不仅如此,我们还将会在这里实现缝纫机生产电控化,以拓展缝纫机生产的类型和机种,增加生产产量。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把德国的高新技术引到中国来,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更新机种,并在太仓实现批量生产。
记者:今后,PFAFF在中国市场上的缝制设备业务将有何种预期与规划?
罗尔夫:中国市场对PFAFF来说非常重要,世界经济格局在不断变化,市场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国劳动力成本正在快速提高,这就意味着将来的劳动力必须以更高效的方式应用。而自动化机器程度提高,电脑化智能机器有利于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PFAFF将会朝着自动化、电脑化生产的方向,将产品从机械化向多功能化、智能化转变,如自动切割、自动踏板起落等,从而达到减时增效的目标。PFAFF特别擅长在自动化、多功能领域生产,我们将会聚焦于中国缝纫机市场的需求,实现产品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不仅如此,PFAFF将会关注中国国内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提高,我们将一步步地生产和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而且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缝纫机。
记者:百福公司如何考虑和处理与中国缝制设备市场经销商的合作关系?
罗尔夫:PFAFF采用经销商销售网络的模式,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与经销商的合作,PFAFF在全球各地都拥有丰富且良好的经销商渠道,在中国也同样需要丰富的经销商网络资源,以开拓PFAFF在中国的销售市场。经过几年在中国市场的积累,从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到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我们已经在中国形成了自己的经销商网络。目前我们的产品出口外销数量已经超过50%,我们预期将来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也能达到这个水平。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
记者: 近来在中国缝制设备行业内, 关于“PFAFF和中捷分手”的议论较多,但你们始终没有通过媒体对外正言。关于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撤股“上海百福中捷机械工业有限公司”一事,作为当事一方的PFAFF是出于何种考虑签订此项股权转让协议的?
罗尔夫:关于这个问题,我首先要申明的是,PFAFF与中捷的合作并未曾中止过,我们正在也将会继续保持与中捷的合作。转让股份一事的确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合作的结束。之所以会同意签订此项股权转让协议,是为了把PFAFF在中国的工厂集中在太仓,并且节约生产和管理成本,我们力求能将在中国方面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有效地利用,再加上上海的生产基地需要转移到太仓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现在我们与中捷的合作重点是对某种机型生产采取OEM的合作方式。我们将中捷定义为生产采购商,通过向中捷采购机械生产的零部件,来实现PFAFF本地化生产。同时,我们也是中捷公司的供应商,中捷会以同等的采购量向PFAFF购买缝纫机电控箱等产品以提高中捷产品的技术含量。因此,PFAFF和中捷的关系始终是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