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电脑刺绣机骨干企业座谈会在沪召开

      4月24日,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电脑刺绣机骨干企业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田民裕、常务副理事长何烨、顾问王承康以及上海缝纫机研究所所长吴剑敏,上海缝纫机协会秘书长雷杰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包括飞亚、兴大豪、北方天鸟、杭州经纬、浙江珠光,以及上海惠32----厂等业内知名的刺绣机生产企业代表应邀出席。

        本次会议由常务副理事长何烨主持,何烨就刺绣机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其发展方向首先发表了看法。中国刺绣机行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有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全国生产企业超过了300家之众,涌现出了包括兴大豪、飞亚、北方天鸟等等一大批的知名品牌,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都获得了相应的认可。

      2006中国刺绣机总产量达到了10万台,带有自动剪线功能的产品数量有所上升。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何烨指出:“中国目前的刺绣机产业同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种类、技术研发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产品的整体技术含量偏低,附加值不高,机器的单位价格有时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1/3,甚至1/5。目前中国的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0%强,但是整体的销售额只占到了全世界的1/3。以刺绣机为例,带自动剪线功能的刺绣机国外产品的价格是5万美元,而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只有1.5万美元,2006年行业整体利润下滑了5%。”

        与会企业代表针对中国刺绣机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进行探讨时纷纷表示,目前行业整体与国际水平越来越接近,零部件也基本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但是产品上主要还是以低端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还并不多见。

        浙江珠光集团代表发言指出,在2006年里,整个刺绣机行业的压力都非常大,行业内降价风盛行。珠光集团为了打开外销市场也曾主动向国外的代理商提出降价要求,但国外代理商却没有接受,他们要求保持现有价格,提升产品质量,在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上下工夫。其实,这才是长远的发展之道。

        杭州经纬公司董事长汤晓明也指出,中国企业需要多考虑技术和产品研发,而不是把眼光总是盯在通过低价竞争来占领市场上。日本田岛公司有超过200人的研发团队,每个零部件有3到5人在研究,这才是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北京兴大豪公司的代表表示,行业的刺绣机标准在去年已经制定出台,应加快贯彻执行,达到制定标准的要求。对此,协会应该加以引导使重视标准的企业和不重视标准的企业有所区分。

        会上,北方天鸟公司副总经理王向东就《刺绣机名词术语行业标准》的编制情况进行了汇报,上海缝纫机研究所所长吴剑敏对刺绣机行业标准宣贯实施工作的有关过程及初步实施设想进行了介绍与说明。与会代表对《标准宣贯实施设想》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