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掘金”印度缝机市场
印度纺织服装业的快速发展,为缝制机械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由于印度从欧美地区接获的订单增多,因而对纺织服装机械需求增加。近几年,不少印度纺织服装厂选择从中国进口大量纺织服装机械。目前,印度有1/3的服装机械来自于中国。
印度缝机市场商机巨大
未来,印度很可能成为紧随中国之后的世界服装生产大国,然而目前,印度本国没有成规模的缝制机械制造行业,只有寥寥几家做零件的企业,所以,印度服装企业的装备主要是依赖进口。此外,中国企业投资印度还存有地域优势。
根据印度服装协会提供的最新信息,2006-2010年,印度服装产业在缝制机械引进方面将保持年增长23%的投资幅度,以确保服装行业实现更加快速完备的升级。据估计,2110/11年度印度将引进缝机约200万台。目前,印度服装协会还将会与政府继续交涉,希望将缝制机械的进口税率再下调5个百分点。
2006年,印度是中国最大的缝制机械出口目的国,出口量为220780台整机、153.45吨零件,出口创汇2亿美元,占行业出口创汇总额的15%。其中,绣花机出口17343台,同比增长63%,出口创汇1.57亿美元,同比增长37%,占出口创汇总额的78.5%。这主要与印度服装加工的特点密切相关,有关人士预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对绣花机的需求量都会比较大。
寻求合适的代理商是重要途径之一
他国在印度开办公司,条件很严格。对于全资公司,产品必须50%以上出口;合资公司中持股超过50%的,审批程序非常严格,要经过一定的年限才能获得批准。公司成立了,在印度不仅不能享受优惠政策,反而要交比印度企业高十几个点的税,这样,企业的利润空间就小了很多。
由于印度本土没有大的机械制造商,服装生产商便非常依赖大的经销商。因而目前,外商在印度拓展市场最重要的方式是寻求代理商。这些经销商不仅有各种进货渠道,能够经营多种品牌,而且具备一定的售后服务能力。当然,和经销商建立起彼此非常信任的合作关系,需要很长的过程。并且,生产商通过经销商了解信息,对于市场的反应总是比较滞后。
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已经在印度有了很好的合作伙伴或者设立自己的办事处,品牌推广也产生了很好的效应,像标准、飞跃、中捷、宝石、杰克、通宇、大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