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礼服”定位摈弃“国服”概念
4月底,恒源祥以北京2008年奥运赞助商奥运礼仪服装承办人的身份在北京正式公布了关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礼仪装备设计大赛”的细则。细则中对“奥运礼服”的设计理念做了定位:具有中国历史的元素、当下的智慧和未来的概念,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礼仪装备设计大赛”自去年12月22日正式启动以来,很多人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入场式服装当作“国服”来对待,分别有汉服、唐装、中山装等提议浮出水面。国家体育总局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认为,奥运礼仪装备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专用服装,与“国服”是二个概念。奥运礼仪装备要对中国文化有传承,不仅要符合奥运会这样的国际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广场文化的需要。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赞助商,关于奥运礼服的“未来的概念”,刘瑞旗认为不仅是中国人能够认同,同时又要被世界所熟悉的东西。所以未来,奥运礼仪装备的还应具备一定的可推广性。奥运礼仪装备不仅要被中国人认同,也要被世界人认同。
据了解,本次大赛的礼仪装备设计,需要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时所穿着的那一套礼服设计为主,兼顾升旗仪式、中央领导接见、新闻发布会等重要场合的着装需求。本次大赛的设计稿征集工作已开始,从4月25~7月25日,评选出入围作品20套,复审作品样衣制作及呈交时间为8月18~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