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要求政府为服装部门制定激励政策
在欧盟和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征用进口配额的时候,印度尼西亚的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急剧上升。
但是,欧盟和美国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限制将分别在2007年末和2008年末结束。因此,纺织品不能够完全依赖他们的贸易壁垒和政策。
印度尼西亚国内的纺织工业自身奋起,建立一个全方位的部门,这样他们不但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优于全球的竞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尼西亚政府没能提供鼓励战略,形成政策,帮助推动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
实际上,印度尼西亚的许多服装制造商被迫削减成本,削减价格,这是因为他们在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上不能够进行竞争。
服装公司开始向那些能够提供连接生产和劳动成本的地区迁移。
最近,印度尼西亚的最低工资提高了10%,并且将每年提高。
对企业来说,最大的挑战将是从最低劳动成本中获取最大化的生产力,完成他们的目标。完不成这个目标,将迫使他们再次削减成本,对管理和工人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将再次转向产品质量的波动。
专家说,印度尼西亚应当从泰国的时装城工程得到鼓励,泰国准备将曼谷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时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