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台州缝机:从“群雄割据”到“两大阵营”(2)

      为什么“第二集团”企业能够有突出表现?

      多数企业认为,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行业市场份额增长已经达到一定阶段,下游服装企业对于缝纫机的选择也更趋于品牌化、理性化。先进的技术、过硬的质量、良好的售后服务是缝机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以超低价格为手段的“低价竞争”方式已经无法成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法宝。而像求精公司这样的“第二集团”企业,虽然在第一次成功地创业过程中各有特点,他们都具有以下几点共性:

      一、有着清晰的定位,在创业之初就定下较专一的目标;

      二、明确的市场战略,让品牌和销售相互作用;

      三、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零部件采购体系控制严格。   

      随着台州缝机业“第二集团”企业的整体发展,与“第一集团”企业全面发展强大,从而形成了以骨干企业引导,“第二集团”中小企业同时跟进发展的完善产业梯队,实现了两大集团企业发展,共促产业辉煌的格局。   

      但有业内人士同时指出:“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台州‘第二集团’企业都大致完成了自己的创业阶段,并且在产品研发方面各具特色,拥有比较健全的市场销售网络,品牌都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零”转“整”   

      由于零件企业为整机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配套,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大型整机企业,但在市场竞争的夹缝中,零件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产品同质化严重,加上利润空间不断被整机企业压缩,因此又渴望摆脱整机企业的限制,自由地发展。在继续依附整机企业生存,还是摆脱限制自由发展的选择中,部分犹豫不定的零件企业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但近年来,随着行业中多家零配件生产企业成功地转型为整机生产企业,实现了整机生产和零件加工的双向经营也为犹豫中的零件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几年前,求精主要依靠整机企业的订单生存。然而,凭借雄厚的零件加工基础,求精大胆地由零件生产企业转向特种机整机生产领域,实现了双向经营并取得了骄人的市场业绩。求精成功的案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零件生产企向整机企业发展的想法。   

      现实困惑 零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相对于整机产业,零件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当记者问到目前台州缝制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时潘志伟如此说到。   而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志友表示,台州缝制机械行业的确存在着“重整轻零”的现象,而且非常的突出。虽然台州的缝制机械产业链非常完善,但零部件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低,它们难以与整机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发展要求相匹配,无法满足生产中高档整机产品的需求,使得台州不少整机企业不得不从宁波、江苏菀坪等地组织生产所需要的零件。   

      一位零件企业老总也表示,虽然台州缝机产业链非常完善,但不可否认,台州的零配件从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档次等方面都落后于宁波、江苏菀坪等地。而且由于产品同质化所导致的价格战使很多台州零配件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