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转移与“民工荒”的蔓延
伴随着产业转移,未被重视的民工荒也从东向西蔓延,中国服装业的成本优势还有多大的想象空间。
“沈阳的大门对温州人永远开放,”沈阳市委书记陈政高说。
他的话,让金正昌心里感到很温暖。
金正昌来自义乌,是义乌傲哥服饰东三省总代理。
“要让义乌服饰在沈阳打开新天地,必须要有品牌,”金正昌说,为了巩固傲哥服饰销售强势,金正昌投资35万元在五爱市场购买了一个13平方米的商位,后来又租赁了一个200多平方的仓库。
“像金正昌这样的温州商人目前已经超过6万,”沈阳市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曾昌飚说,他们经营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服装城、服装材料城等领域。
其实,这个大市场早已被南方服装所主导,成了南方品牌的集散地。据了解,几年来,温州人在沈阳的投资很踊跃,总投资额实际到位已达数百亿元。其中沈阳温州城、温州名品城、东北皮革皮具城等十多个项目投资已超亿元。
在吸引温州资本方面,沈阳市也可谓不遗余力。沈阳市政府、沈阳市温州商会每年主办“沈阳温州日”,进行招商,而在温州当地,沈阳市政府也专门设立了一个办事处,其职能也主要是从当地招商。
“温州民间资本北上,是资本获利性的必然结果。”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教授说。
实际上,不仅温州地区,东部很多资本已经开始在安徽、江西、河南等中西部,开始了资本投资之旅。
2006年4月,继上海三毛落户重庆之后,山东如意投资建设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紧密纺基地主体厂房,在三峡库区万州竣工。
“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需要纺织产业升级换代,这是我们迅速落子的主要原因。”如意相关负责人说。
自此,如意实现了“两头在总部,中间在西部”布局,即物流(供应)和商流(销售)留在山东,制造部门放到了西部。
而“我们来重庆建厂,主要看中了西部潜在的市场优势。”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群说,西部公司销售格局是,商场和雅戈尔自营达70%,特许加盟和团购分别在10%和20%。
并且,其西部公司还将产品上实现本地化,如重庆人较喜欢休闲款西服,西北人的西服则比较宽松。“如果全靠总部来设计是做不到的,”蒋群说,西部公司自己也要搞设计。
同样,在原材料采购上,西部公司也希望能在本地采购。
“重庆服装产业链条上的缺失,将随着雅戈尔的设厂,带来产业的全面升级。”业内人士称,雅戈尔的产业转移,将带动高端衬衫布料厂、毛纺厂,以及辅料生产企业,包括钮扣、羽纱等相关配套企业落户重庆。
像这两家企业一样,“在未来的五年中,自沿海向内陆的转移的序幕已经拉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副主任孙淮滨说。
而目前中西部各地,也陆续作出了承接东部各地区资本转移的准备。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