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产业升级促进缝制企业自主创新

      在国家发改委4月初公布的《2007年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报告中不难看出,服装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升级的重要性也越加凸显。而作为服装产业的上游产业,中国缝机业必须紧跟其步伐,面对服装行业的升级,走出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才能顺应趋势并利用好这一机遇。

      4月初,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07年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服装产业正在面临人民币升值、配额政策、外贸增长方式正在转变等挑战的同时,也将形成产业深度发展;产业资源重新配置,市场竞争模式逐步转变;服装价格指数回升,服装市场全面提升等趋势。

      作为服装产业的上游产业,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必须紧跟服装产业的步伐,同时走出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才能顺应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利用好这一历史机遇。并以推动服装产业发展为己任,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中国缝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服装产业梯度转移初见端倪

      目前,我国主要服装产区仍然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但近年来,由于一些沿海城市的人均GDP快速提高、土地资源紧缺,用地成本飞涨、人力资源匮乏,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水电供给不足、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存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困难重重,产业区域性和企业的梯度转移已见端倪。

      20年前,世界服装产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服装行业发展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六大产业基地的生产总量占了全国服装业的很大比重,仅仅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但是随着东部地区生产成本的提高和自然资源的匮乏,世界服装产业的中心逐渐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和海外转移。于是河南、江西、安徽、四川等地方后来居上,成了服装行业的一匹黑马。

      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对国内缝制机械行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任何一个服装业发达的地方,缝机行业都应该涉足,这是推动服装产业全面升级的要求,也应是缝机人对自己的要求。

      竞争从数量、价格向技术、品牌转变

      2006年,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的产量增幅明显回落,预示着产量竞争时代接近尾声。

[1] [2] [3] 
  • 相关阅读
    1. 新品亮相丨让你无法错过的“缝制好帮手”
      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21-9.27)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首站告捷!全国缝制机械维修职业技能竞赛于太原开赛
      聚焦“六新”助力转型——缝制机械职业技能竞赛在龙城举行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