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偏快 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项政策应对
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当前经济运行存在六问题,其中,工业增长过快和物价上涨压力加大是一季度后新增的两大问题。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1-5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2045亿元,同比增长25.9%。加上连续几天来公布的5月份工业增加值、消费物价、贸易顺差等数据,5月份的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升温,引起社会各界以及中央的关注。
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工业增长偏快,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价格上涨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根据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精神,下一步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来一直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会议首次提出“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
而此次国务院选择在6月中旬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也非同寻常。按照惯例,研究经济工作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常在国家统计部门即将公布季度经济运行数字时召开。
各方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经济运行有偏快的苗头,多项紧缩政策将加快密集出台。
新增两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报告一直是中央决策的重要参考,根据其预测,今年物价增幅在3%以下,GDP增幅在10%或以下,同时工业增幅在11.7%。
而根据有关部门公开的数据,5月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8.1%,消费物价增幅为3.4%,1-5月贸易顺差同比增长83.8%。有分析人士估计,由于工业增长对GDP的贡献率达一半左右,有理由相信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远超11%。
中国社科院经济形势组分析成员沈利生指出,“目前需要关注的是,物价未来是否会超过5%,如果是这样,中国经济将演变成高增长、高通胀的情况,势必过热。”
而再过2个星期上半年就结束了,按惯例,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将展开调研,为下半年决策提供参考。而国务院本次在获取5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快报后即召开会议,显示出目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去年,中央多次召开相关经济工作会议,结论是经济出现“三过”,即投资过快,信贷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判断是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四大突出问题。而本次会议则新增了工业增长过快和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两大问题。
自从2003年以来,中央不断加强宏观调控,而2006年以来经济增长再次加快,高耗能行业投资、出口增幅出现反弹。
沈利生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对中央政策存在阳奉阴违的行为,导致中央调控政策不到位。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多次上调利率,但是由于钢材、猪肉、粮食等涨价带动了CPI同步增长,使得实际利率在多次加息后仍为负数。同样,尽管钢铁产品出口退税被取消,但钢铁业出口5月未见多大减少,5月单月贸易顺差为225亿美元,为今年以来的次高值。
房价调控也不例外。根据6月14日公布的数字,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上升6.6%,涨幅比上月高1.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深圳等城市仍然增长10%以上。上述两地曾是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检查组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