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亨达内幕——中国制造业工人生存状况调查

      劳动节前夕,中国制造业工人生存状况典型性调查

      当下,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劳动、看待劳动者?

      “劳动”曾经是非常光荣的字眼,“劳动者”曾经是令人敬重的称呼,而现在,这两大词汇的社会使用率在明显降低,其中的意味似乎也发生了改变。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上班一族们已经在办公室里讨论这个长假怎么过,谈的最多的是旅游、购物和休闲。的确,在许多人眼中,还有政府和媒体眼中,“五一”劳动节已经几乎等同于了旅游周、购物节。

      极个别人除外,全国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可以称之为劳动者,不管是从事什么行业,不管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还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在“五一”这个节日里,大家的旅游、购物和休闲绝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仍然有十足的理由让这个节日与“劳动”再多一些关联。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作为“八荣八耻”的重要内容,被胡锦涛总书记着重提到全社会每一个成员面前,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于是,今年“五一”劳动节之前的这期《招商周刊》,分量最重的主题策划栏目要聚焦中国最普通的劳动者们。

      近几年中国经济在世界之林的加速崛起,主要得益于制造业。对于“世界工厂”的称呼虽然存在争议,但制造业和制造业工人对我们国家的确居功至伟。而随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制造业工人的生存状况又如何呢?他们的福利待遇、作业环境、劳动强度、民主权利是不是已经有所改观?

      我们决意要寻找一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一次工人生存状况调查。经过编辑部热烈的讨论,最后我们的眼光落到了青岛亨达集团有限公司身上。作为著名民营企业家,亨达集团董事长王吉万非常开明,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看上去似乎有点“不怀好意”的调查采访,“欢迎记者以批评的眼光发现问题”,并且特意授权我们在制鞋厂区内“可以出入任何地方,可以约见任何人”,要求被采访对象一定要做到有问必答。

      三天的驻厂实地采访,记者从感性到理性收获颇多。现在就请读者随我们走进亨达厂区,揭开亨达制鞋工人生存状况、劳动关系、内部生产及管理的帷幕。

      提出的重点文字

      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和谐与幸福,这是青岛亨达集团的劳动关系、民主化管理孜孜以求的目标。越来越多这类能担责、看得远的企业的出现,不仅是工人之福,也是中国社会及经济发展之福。

      亨达集团总部在青岛市繁华的CBD商务中心,而记者要去采访的是位于即墨市的亨达生产基地。临行前,一同前往的女记者孙婧还发生了一件小故事:听说她要去制鞋厂蹲点调查,家人执意要让她带上个大口罩,以减少浓烈的胶水味对身体的影响。

      去亨达采访真的是件苦差使吗?坐在流水线旁的制鞋工人,每天都要在机械劳作的同时忍受着不良气味和噪音吗?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真的是苦涩的吗?

      工人平均月工资1400元

      清晨7:30,亨达厂区响起了音乐声。记者站在厂区大门口,看到工人们穿着蓝色工装开始从四面八方走来。门卫告诉记者,亨达的这个生产基地有工人近3000人,附近还有几家分厂。

      7:45,是各个车间班组的晨会时间。车间内,工人们站成几排,听从车间主管或者班组长点评昨天的工作、交待今天的安排。

      8:00,员工们各就各位,流水线启动了,机器启动了,厂区的上空开始响起“叮叮咚咚”制鞋的声音。

      工人在中午有1个小时的分批吃饭时间,一般下午5:30下班,如果产品交货期紧张,吃完晚饭稍事休息后他们可能加班,但公司有规定,最晚不能超过晚8点。

      这就是亨达工人们的一天。

      亨达厂区根据工艺划分为三大部分:裁断、针车和成型。除裁断工艺外,绝大多数工人都是坐在流水线旁的凳子上做工。一排流水线上就有上百名工人,场面可以用“壮观”来形容。但让记者没想到的是,各车间内不时会响起背景音乐,并且每隔两三米就有一盆绿色植物,这让有些枯燥的工作多了点温馨和生机。

      参观完所有的车间,女记者孙婧的大口罩一直也没有派上用场。空气中的气味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刺鼻难闻。一方面是因为车间通风良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亨达作为中国著名鞋企,所用的想必都是完全符合国家健康标准的制鞋粘合剂。对于员工的健康,亨达是非常重视的。新员工进厂时要进行体检,以后每半年体检一次,并且特殊岗位实行轮岗制,这都有力地避免了职业病的发生。亨达建厂已经24年,1989年进厂的53岁的肖爱莲工作在成型车间A线,她告诉记者,虽然整天和胶粘剂打交道,但她从没听说过亨达发生过一起职业病。

[1] [2] [3] [4] 
  • 相关阅读
    1. “四史”关键词|为什么说“老三件”是上海制造业的缩影?
      制造业国际联盟企业家莅临杰克交流指导
      没有落后的产业 只有落后的技术
      7月制造业PMI为51.1% 延续上月稳中有升的走势
      6月中国制造业PMI50.9%,环比上升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