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企业社会责任实验:收益远大于成本

      从表面上看,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确实增加了企业的社会成本,但是实际上这样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远大于花费的成本。

      一些参加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骨干企业2007年春节后的返工率超过90%,而全行业的平均返工率仅为60%。

      荔枝飘香的7月,是广东东莞虎门镇的收获季节。但梁晓辉才刚刚播种——他播下的是一颗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希望之种。

      作为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美国执业律师,梁晓辉现在的身份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企业社会责任推广办公室(下称“推广办”)首席研究员。目前他正和同事推广一个名为“CSC9000T 10+100+1000”的企业社会责任普及项目,CSC9000T即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hina Social Compliance 9000 for Textile & Apparel Industry)。

      该项目计划从全国选取包括虎门在内的10个纺织产业集群城市,每个城市确定10家骨干企业进行试点(共100家试点单位),并在10个城市中完成对1000家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社会责任普及工作。考虑到中国纺织业的2000万就业人口,这算得上是一个宏伟的计划。

      就在前天(7月16日),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上传出消息,截至今年6月22日,中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共有34家,其中国企占了八成。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司长张向晨为此表示,中国将继续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留住熟练工

      关于“CSC9000T 10+100+1000”项目,推广办推广部主任韦燕霞反复强调的一点是:“企业都是自愿参与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企业主动参与?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纺织企业开始受到社会责任方面的压力,由于欧美消费者的呼声,欧美采购商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提出了“道德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的质疑者们认为,企业只对股东利益负责,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社会责任增加企业成本,与企业追求利润本性形成冲突,因此企业没有内在动力去履行社会责任。

      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一次和纺织行业人士座谈时,梁晓辉透露了一个数据:“广东今年的用工减少了200万人,全都流向了社会责任落实较好的长三角地区。”

      “从表面上看,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确实增加了企业的社会成本,但是实际上这样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远大于花费的成本。”韦燕霞表示。

      在最近的“民工荒”现象中,这点表现尤为突出。推广办所做的调查显示,一些已经参加“CSC9000T”的试点骨干企业如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莞以纯集团有限公司等,2007年春节后的返工率都超过90%,而全行业的平均返工率仅为60%。

      一家参加“CSC9000T”试点的内衣厂的负责人表示,虽然实施社会责任体系会造成一定的成本上升,但是考虑到熟练工流失的损失以及新员工的招募成本和培训费用,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从长远来看还是值得的。

      “流失一个熟练工的直接损失就是几千元到上万元,每年流失好几百人,损失几百万;与其把十几万元的招工费交给劳务公司,不如用于提高员工收入;与其花大笔资金培训新员工,不如改善现有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该负责人说。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东南亚遭遇产业链短板,国内纺织业“回流”中西部,原因竟是..…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