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广东服装:既夺利也争名

            广东服装曾经以别致、时尚、紧跟国际潮流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和认可;在国际市场,粤产服装的出口量已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省市,并且每年仍呈不断增长之势,以牛仔服、休闲服、内衣等为主的产业中心的形成,彰显了粤产服装的生命力。

      然而, 2003年,浙江省服装出口量第一次超过了广东。

      当广东服装在全国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下降,当看到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中仅有几家广东企业的孤单身影,随着国家对纺织品出口退税的不断调整,当有的企业已经在感叹出口加工也不那么好做,当感受到来自江浙闽同行杉杉、雅戈尔、波司登、美特斯邦威、劲霸等服装品牌的广告铺天盖地,当又一个国际服装节来临而看不到广东的服装企业的身影,我们不禁要问,广东服装业到底怎么了,广东服装要怎样走?
                          
      产业依托外来代工

      说广东服装有市场,业内业外的人都可以举出一大堆例子,广州有白马、天马服装城,中山沙溪盛产休闲装,大朗的毛纺针织,南海的内衣,拿起来都是敲得响的名号。广东服装产量和流通量一度占到全国三分之一强也是不争的事实,怎么就缺少品牌呢?何况这话是广东服装老板自己说的。

      据广东省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从上世纪90开始,随着中国服装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的着衣观念也发生了不断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已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一些广东商人开始大量介入制衣业,他们从国外购进大批先进设备,从事服装生产,并逐渐形成了以织布、定型、拉链、漂染等为主的配套产业链。

      “但由于广东服装企业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当越来越多进口服装企业看好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而将生产重心向中国转移时,满足为进口品牌做加工成为许多广东服装企业发展的首选,并由此成就了广东服装业强大的生产能力。”他说。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仅在广东虎门镇一带,就有上规模的制衣厂上千家,还有其他配套生产厂家近百家,从事服装经营的店铺8000多家,生产服装已超过1亿件(套);而另一个现象是,广东自有的服装名牌非常缺少,不仅如此,广东已有的服装名牌也在市场中逐渐减少。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