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企业收购德国公司
3万家德国中小企业等待买家
再来关注一下德国中小企业的信息。近年来,中德两国经济合作、发展迅猛。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1至7月份,中德进出口贸易额、达499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成,中资企业在德国的投资规模、在不断增加。我们的记者、最近从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获得了一个消息,现在德国、约有3万家中小企业、有意对外转让,其中有不少企业对中国投资者、很感兴趣。一个新商机,正在展现。
据悉,这3万家有意出售转让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电子工业、太阳能、钢铁等行业领域,不少企业都拥有国际上比较领先的技术、成熟的品牌以及畅通的销售渠道。目前,这些企业给出的出售转让价格大多集中在3000万到4000万欧元之间。 那么德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中小企业有意出售转让呢?
德国国际与地区问题研究院 玛戈特•许勒博士说“德国工业的主体是中、小型企业。很多企业的业主去世后,从家族里找不到企业继承人。对德国中小企业来说,常用的途径就是出售。因此,德国市场上经常有高质量大品牌的企业以极低的价格出售。”
许勒博士认为,如果中国企业买下这些德国公司,得到的不仅是好的技术、专利等,同时还获得了比较好的销售渠道和品牌。而对于被收购的德国企业来说,如果加入到中国企业中,对他们开拓中国和亚洲市场也大有好处。此外,在德国,中小型企业从银行贷款是比较困难的,而中国投资者能够带来资金,这对提升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拓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带来双赢
德国企业拥有在全球较为领先的技术。目前,德国已成为中国从欧洲、引进技术最多的国家。如果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进一步获得德国公司的品牌和市场渠道的话,那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将会更快。一些已经先行收购了德国企业的中国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尝到了甜头。
2005年7月,以生产蝴蝶牌缝纫机出名的中国企业上工申贝集团,正式收购了德国DA公司,这家德国公司是全球顶级缝制设备制造商之一。对于上工申贝集团来说,收购DA公司不仅可以获得他们的先进技术和市场渠道,而且可以绕过欧洲的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德国DA公司在被中国企业并购之后,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都有大幅上升。而在更早的2004年,沈阳机床集团通过竞拍,全资收购了德国老牌企业希斯公司,双方在德国建起了联合研发中心,第二年希斯公司就扭亏为盈,销售额达到了2500万欧元。当地政府还向沈阳机床集团颁发了当地的经济奖,以表彰沈阳机床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公司执行总经理 因纳•尼车说“两年前我们开始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且这种好的成绩正在持续下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大约20家中国企业对德国企业进行了收购,资金总投入在2亿欧元左右,并在德国当地造就了很多新的工作岗位。
德国政府投资促进署 贝蒂娜•科纳普说“德国是通向东西欧市场的大门,这是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着眼点。欧洲是一个有着4亿5千万消费者的庞大市场。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占欧盟国民生产总值大约20%,这是一个极有潜力的投资市场。”
专家: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要注意相互磨合
虽然并购德国企业、给中德两国企业、带来了双赢的效益,但是专家们指出了,跨国收购中的、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如果要收购德国企业的话,一定要对自己有意收购的德国企业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尤其要注意准备收购的企业与自己在发展目标上是否一致,双方的产品结构是否有互补性,因为这是决定双方最终能否获得共赢的关键。
德国国际与地区问题研究院 玛戈特•许勒博士说“母公司以及子公司必须有一致的发展目标,在产品生产方面不能有竞争和重叠。”
此外,中国企业一定要对德国的法律法规、企业管理模式和工会组织等进行全面了解,注意双方在这些方面的相互磨合。
联播观点:不打无准备之仗
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收购外国企业,这些收购、有的取得了初步成功,有的、则使企业陷入了困境。从理论上说,收购国外企业、是加速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应当鼓励中国企业、用收购外国企业的方式走出去。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是,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资本运营活动,购并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在着手购并前,企业最好是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风险管理手段,制定出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贸然收购、有可能会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