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如何选择应用管理软件?
中国有众多正在迅速成长的制造企业。中国制造业的巨大潜力在最近几年一下子爆发出来,空前繁荣,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我所熟知的一家机械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五年前的年营业额是10亿左右,而2006年的营业额却达到了50亿。汽车行业的很多整车和零配件企业近年来营业额都是增长了数倍。
对于这些成长型制造企业而言,我认为选择管理软件的核心原则应当是满足业务管理需求、低成本、快速实施,降低TCO(总体拥有成本),应当把管理软件当作一种IT基础设施尽快实施,不再考虑上不上,瞻前顾后,止步不前,而是考虑怎样实施与应用。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IT规划和IT预算,根据要管理哪些流程、要解决哪些问题来进行选型,而不应盲目地追求软件的品牌知名度。
例如,在ERP选型时,成长型企业应当选择与自身所在行业、规模、产品特点、生产模式最匹配的软件,使软件能够迅速实施,迅速见效,尽量减少客户化开发。同时,充分考虑管理软件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买下来之后,尽量把软件的功能用到极致,确保管理软件能够满足企业未来不断扩展、变化的需求。
实施信息化成功的企业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热爱自己选择和应用的管理软件。他们深知自己选择的软件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他们知道金无足赤,所以懂得扬长避短。而实施信息化不成功的企业的共性,就是责任不明确,选型流于形式,还有买名牌的心理,一旦实施和应用中出现问题,就怨天尤人。
加拿大有一家TEC公司,专门进行管理软件领域的选型评估服务,他们的业务在北美发展很快。我想,原因之一,就是北美的管理软件市场很成熟,企业可以根据的一系列实际状况,如所处行业、规模,是否多工厂、生产模式是MTO还是MTS,是否要满足多国的会计制度,是否要实现混流生产、是否要考虑供应链协作等各类参数,来从TEC的数据库中选择可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据说,台湾的企业也逐渐实现了这种方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进行管理软件选型与应用的时候,已经是明白人了。他们会明明白白搞信息化,不会轻易被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