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透视中国制造业中的外资经济

      在对外开放最早的第二产业中,外资经济高度聚集在具有产业先导效应的制造业部门。经观察发现,我国九成左右的外资经济集中在制造业,规模以上的外资企业是其核心发展力量,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难以忽视的重要贡献。据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早在2004年我国制造业中规模以上外资企业个数为56,412个,占制造业的4.48%;吸纳从业人员1735.48万人,占制造业的21.48%;形成资产总计为51,132.47亿元,占制造业的28.1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913.40亿元,占制造业的33.20%。由此可见,规模以上外资企业个数在解决就业、资本形成、创造价值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规模以上外资经济是我国制造业的贡献主体,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下面我们通过内外资对比,分别从行业总体和重点行业两个层面,来剖析我国制造业中外资经济的主要特点:

      总体行业特点分析

      经过对数据分析发现,与内资相比,外资经济主要突出特点有:

      1.内外资企业主要行业分布趋同。从行业结构看,无论是内资经济还是外资经济,都顺应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大力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的30个行业中,内外资经济各有七成左右的资产总量汇集在资本、技术密集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0个高新技术产业或重工业中;二者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只是在这些行业的分布倾向上略有不同。在外资经济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聚敛了10934.02亿元的资产总量,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其次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内外资经济地区分布趋同。从地区分布看,外资经济的集中程度很高,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经济规模很小。在31个省市中,外资主要投向内资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仅广东、江苏、上海3个地区,外资经济规模就超过了半数以上。显然,外资经济呈现出两个发展亮点:一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二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外资密集度分别为24.90%和37.63%。可以说,在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中,这两个区域是跨国公司制造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

      3.外资企业的税负压力明显小于内资企业。从税负压力看,外资企业的税负压力小于内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其十分明显。以2004年为例,外资企业创造了制造业36.61%的产品销售收入,却仅交纳制造业12.15%的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从另一方面看,外资企业当年创造了整个制造业39.61%的利润总额,而其应缴所得税却仅占22.88%,这表明内外资企业的税负差距悬殊。在制造业内部,除了政策限制的行业外,外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都享有一定的超国民待遇,其税负压力小于内资企业。

      4.外资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及内资企业。从科技投入看,在制造业中外资企业科技投入的相对规模赶不上内资企业,国内科技研发的主体依然是内资企业。2004年,外资企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占其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78%,明显低于内资的3.33%。此外,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来看,外资和内资企业分别为1.07%和1.60%。可见,外资企业科技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5.外资企业的经营效率普遍高于内资企业。从经营效益看,外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显著高于内资企业。首先,从资产收益率看,2004年外资企业为6.71%,而内资企业为4.82%。在制造业内部,内外资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密集的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而在轻工业中并无明显差异。其次,外资企业经营效益好的行业主要是一些新兴行业,而内资企业则主要集中在轻工业中。再次,从资金周转率看,外资企业的资金融通效率同样高于内资企业,分别为123.07%和100.44%。

      6.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高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明显高于内资企业,且出口结构也优于内资企业。在我国制造业实现的40005.76亿元出口交货值中,外资企业占72.05%。此外,在外资企业当年创造的工业销售产值中,46.18%用于出口,高于内资企业的10.25%。就出口结构而言,外资企业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行业,而内资企业则大部分是一些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

      由此可知,制造业中规模以上外资经济在行业和地区分布上同内资企业具有一定的共性,可在税收负担、经营效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尽管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处于高端,但其在我国的科技投入力度还较为薄弱。此外,外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而出口倾向和出口结构又是内资企业难以匹敌的。

      重点行业特点分析

      事实说明,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我国外资经济的重点投资领域。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的行业,其发展直接引领着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水平。为此,我们对这两个行业展开了更加详细的具体分析。

      1.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状况

      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我国引资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领域。从各个角度来看,外资经济的发展状况普遍好于内资,其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

      (1)从资本形成看,外资企业的资产规模普遍高于内资企业,在该行业中具有垄断地位。2004年,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外资企业的资本总额为10934.02亿元,占该行业总体的69.38%,相比之下,内资经济实力则明显不足。

[1] [2] 
  • 相关阅读
    1.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2020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季度GDP断崖式暴跌 多家评级机构下调印度经济增长预期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