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企业发展预测
1978-2007年,中国的市场化、国际化和社会转型已经迈过了29个年头,“激荡30年”不断地被人们总结和提起。一个崭新的阶段似乎开始了:曾经被认为技术性破产的银行如今受到来自全世界投资者的追捧;曾经被认为灾难深重的中国股市却迎来了“全球最牛”的发展;入世虽然过了断奶期,但似乎并没有给国人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整个转轨的成就在中俄比较中被全世界认可,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
预测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既便技术发展得近乎完美的天气预报也不例外,但基于对未来的向往,人们总希望对并不一定准确的预知有所预防和准备。
因此,我们不敢指望能告诉企业家明天做什么一定赚钱,也并不指望告诉企业家明天资本市场大崩溃就一定来临,对世界保持谦卑也许是最好的态度。但以下十个关键词,将与企业家的2007年息息相关。
大象回归
2007年蓝筹股回归A股市场筹资额将在1000亿至1500亿元左右。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交通银行、平安保险等大象们陆续回归,股市新高还会不断被改写
“海归”一词原特指归国创业的留学人员。他们当年纷纷走出国门,学习西洋文化和技术,而后回国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建设。如今,这样的“归潮”也出现在已经纷纷走出国门,并试图国际化的大型企业身上。
1月9日,中国人寿作为2007年第一只回国的大盘股加入“大象回归”行列。当日,仅中国人寿一只股票的成交金额就超过123亿元,约占沪市总成交金额的1/4。本次中国人寿A股上市,冻结申购资金过8000亿元,发行时市盈率近百倍,上市首日市盈率升至204倍,创下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多项新纪录。
在此之前,中石化、中国国航、中国银行等大盘股已经纷纷回归故土。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这些“大象们”厌倦了海外的生活?还是故乡这方热土对他们深深地吸引?在接下来的时日里,究竟还会有哪些公司再回归A股?它们会对A股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根据央视的报道,就在中国人寿A股上市前两个小时,已在香港上市的交通银行发布消息称,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了发行不超过45亿股A股的方案。截至到目前,已经有包括平安保险、中国铝业、中石油等10家左右的海外上市大盘蓝筹明确表示将回归A股市场。业内人士认为,这种回归今年有望加速。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虽然对流动性过剩和股市泡沫心存忧虑,但他仍然认为2007年对企业来说是个好机会,因为钱多。他提示说,“企业赶紧上市,赶紧投资,赶紧把财务结构弄得更加健康。”而实际上,大象们的归来,其实也就是这样的本意。
有人测算,今年蓝筹股回归A股市场筹资额将在1000亿至1500亿元左右。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交通银行、平安保险等大象们陆续回归,股市新高还会不断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