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服装业如何“转型”?
全球化:服装业如何“转型”?------浙江平湖服装业提升转型之鉴
“品牌服装秀平湖”落幕现场
OEM的繁盛与隐忧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服装业,在纺织服装业发达的平湖市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以OEM贴牌加工为主,缺少自主品牌,这使平湖服装业陷入了“替人作嫁衣裳”的被动局面。
平湖年产服装2.5亿件(套),占浙江省服装总量的10%,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2%;服装业年产值,更是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26%。
2006年,“悦莱春”羊毛衫获“中国名牌”称号,这是平湖服装业的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中国名牌。同年,平湖继2002年获“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之后,再获“中国服装跨国采购产业基地”。
多年来,这一以OEM为主的传统产业,肩负着平湖市最重要的产值来源。然而就在去年,刚投产不到几年但附加值却很高的光机电产业便跃居首位,服装业屈居次席。不久前中国名牌揭晓,平湖两家企业榜上有名,这一次不是服装企业,却是近年来上升势头很快的箱包企业。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和赢利难题,是继续坚守OEM阵地,还是转型做内销,打造自己的品牌?形式已经使得平湖服装业必须做出调整。但无论选择哪一种道路,依靠原来的简单加工都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服装业的转型提升都是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一次,平湖服装走到了转型提升的岔道口。
迟来的“品牌觉醒”
今年九月底的一天,平湖迎来了当地一年一度的城市节日———“西瓜灯文化节”。夜幕降临,由当地企业赞助的西瓜灯点亮平湖,璀璨夺目,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赏灯。
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9月24日晚,一场以“品牌服装秀平湖”命名的大型时装展演闪耀登场。
在近两小时的展演活动中,“都市畅想”、“动感街头”、“巅峰之旅”、“时尚浪漫”四幕服装秀先后亮相,200多套由伴宇实业有限公司、茉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平湖本地的15家服装企业制作的时装博得了全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即使与国外的大型走秀活动相比,这样一台绝美的服装秀也不差。平湖不仅会做服装,而且会创作服装,平湖服装与世界服装接轨指日可待。”专程从上海赶来的著名服装设计师王新元看完演出后,给出了这样热情洋溢的评价。
事实上,这也是一场推动平湖服装产业转型提升的时装展演。因为,从表面上看,这场演出是由平湖市人民政府主办,平湖市经贸委、平湖市服装协会承办的,其背后却是平湖服装企业高涨的创牌热情。
对此,平湖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嘉兴市悦莱春羊绒衫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费永华解释道:“平湖正处于从服装大市向服装强市转变的战略阶段,举办一场由本土服装当主角的服装秀,可以鼓励更多有条件的企业走创自主品牌之路,加快平湖服装产业转型提升。”
从“替别人作嫁衣”到自己做品牌,让平湖企业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带动了平湖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的觉醒。
“2006年,悦莱春从北京捧回了一个中国名牌,一年下来,在没有增加固定成本的情况下,销售量却上升了100多万件,单件价格提高了20%。这让一些同行为之一振,创牌热情一下被调动起来了,企业实现了‘让我创牌’到‘我要创牌’的观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