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缝机产业形成特色
走发展、创新与继承的和谐之路
申城缝机产业形成特色
由于上海特殊的地位,使得这座城市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一个展示窗口。
对于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来说,上海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如今,中国缝制机械产业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世界性的产业发展特色。
上海缝机产业的发展之路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中国第一台缝纫机就诞生在这里,但综观上海缝机业的发展,却发现其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前行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缝机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相继出现了诸如标准、蝴蝶、蜜蜂、飞人等一系列品牌的家用和工业用缝纫机,并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但上海缝机业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缝机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曾经有一段时期出现过较为严重的滑坡现象。
不过,自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通过企业的机制转换、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不少老牌缝机企业开始迈出“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步伐,逐渐使上海的缝机业慢慢摆脱颓势,并走上了老企业改造力度加强、新企业迅速成长的发展之路。此时,一大批品牌涌现,产品涵盖了缝制机械工业的缝前、缝中、缝后工艺的所有系列机型。其中,上工、双工、海菱、宝马、凯固、佳友、威士等均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著名品牌。
由于上海特殊的地位,大批海外品牌纷纷加入到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缝制机械行业中来,众多国外企业到此投资设厂。在上海地区的缝制机械产业中,外资企业创造的产值占上海缝机业总产值的45%,其中日本的重机、兄弟、广濑,以及韩国的日星等企业的生产总值支撑着上海地区缝制机械产业的半壁江山。
上海缝制机械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世界性的产业发展特色。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海产区的工业缝纫机生产总值为41.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9%,占全国总产值的13%。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