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淘金 遏制低价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缝制设备行业出口保持持续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逐步树立起从贸易大国走向强国的全新形象。总体来看,我国缝机行业出口的高增长依然是依靠“量”的扩张来实现,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型”方式。随着市场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不少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的手段争夺国际市场,不仅造成出口秩序混乱、效益低下,而且还为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等贸易制裁提供了依据。目前,出口低价竞争已日益成为困扰我国缝机行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又一个顽疾,严重制约了缝机行业出口的可持续增长。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上半年,我国缝制机械出口创汇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2007年上半年缝制机械及零部件累计出口创汇72257万美元,同比增长19.04%,且出口额的增长明显高于量的增长。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对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家的缝纫机出口都有大幅增长,涨幅均在50%以上。“2008中国缝制设备展示会·印度”将于明年初亮相,而2007俄罗斯“中国年”的推出,也为国内缝企在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此外,在国家相关政策鼓励下,部分企业由过去通过外贸单位出口转向企业自营出口。
一些缝机企业在面对2008印度展的招展人员时,还很犹豫,他们普遍认为印度市场还存在着诸如诚信度不高,市场不太规范等问题。对此,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表示,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打价格战,不赊销,并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上下工夫。
科学定价 责任重大
“低价”如何界定?随着这几年日益频繁的贸易摩擦、反倾销事件,很多进出口企业已经逐步意识到了要提高档次、走产品差异化的道路,虽然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会比较缓慢,但是大多数企业自身已经有了这种意识,开始主动转变。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分析,我国产品低价最主要是由于没有把应该补偿的成本计算到产品价格中去。更为突出的是,出口企业所享有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太多。
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企业可低价出口,且无限度地降低成本?诚然,有一部分竞争力确是通过资源优势换来的,但还有一部分是通过随意削减环保成本、削减劳工成本实现的。企业应该擦亮眼睛看到,以低成本为根基的低价竞争不仅未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而且让中国制造商饱受国外贸易保护打击并成为国际社会指责的对象。
谁陷其中 谁是帮凶
在对行业内企业进行走访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语气就是无可奈何,所谓的各类抵制低价之法都是些治标不治本的“万金油”,缘何如此?一位经销商这样表示,当形势发展到大家都身陷“削价”泥潭不可自拔后,如果没有一个动力把大家果断的拉出泥潭,那最终,大家都是凶手。
这个道理很明白,也难怪所到企业老板总是眉头紧锁。对于进军海外,他们大多兴趣颇浓,但谈到实际的操作问题,一系列难题开始显现:面对未知而陌生的海外市场,他们真的能坚持做到有所作为之外的“不为”吗?一位台州著名整机厂负责人这样给记者举例:“假设我们遭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对手会不会直抵我们的‘软肋’,推出比我们更实用、成本更低的产品?还有,众多实力相当的厂家一起进军海外,只要有一家‘乱了阵脚’,其它厂家的日子便不好过,毕竟大家都要吃饭。很多时候,一旦饿着肚子,便会抛开所谓的‘规则’,而规则一旦被破坏,海外市场也将面临国内缝机企业的混战现状和低价怪圈。”
协会叫停 行业自律
当恶性循环的低价竞争让一个区域块状产业陷入困境时,人们都坐不住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明白,企业自身要从自律下手,行业协会也要出头叫停了,据相关资料显示,浙江省海盐县紧固件同业商会召开会员大会,来自当地100多家紧固件企业的负责人,通过了一份旨在叫停低价竞争的“内部行业行为准则”,这不失是一种榜样行为。
这份“准则”规定,以海盐当地一些紧固件生产企业为单位,每隔一段时间,在这些企业的价格基础上,形成某类紧固件产品的基准价。基准价一旦确定,如相同产品、相同成本,而某个企业低于此基准价,其他企业可向商会举报。治理令人头疼的低价竞争,当然不能仅靠一纸自律准则。为确保行为准则不折不扣地执行,海盐紧固件同业商会还制定“重典”,处罚“不守纪律”的企业。除开除会员资格、禁止会员企业与违规企业合作外,商会还与海盐两家担保公司“联动”。缝机行业为什么不能也尝试这种“叫停+惩罚”的方式呢?
遏制低价出口 新规即将出台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商务部即将出台《关于调查和处罚低价竞销出口行为的规定》,以遏制低价竞销出口行为。由于《规定》仍在制定之中,细则尚不得而知。业内人士表示,《规定》的出台将有助于防止企业的低价竞销行为,维护正常的对外贸易秩序。
我们相信,中国缝机行业在海外市场终会有大作为,且有所不为,田民裕理事长曾撰文号召行业同仁:假以时日,中国的缝制机械必将誉满全球,为世界人民“缝制”更美丽的霓裳和更美好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