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市场的眼睛
今天,中国缝纫机已经成为国际缝机市场上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在一些发展中或欠发达国家,中国产的缝纫机甚至成为了一种很有意义的外交礼物。单一个例子,10月18日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中国驻刚果(布)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官员,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向刚果(布)技术职业教育部赠送缝纫机,用于支持刚果的技术教育。数量不多,只有10台,中国驻刚果(布)大使沃瑞棣和刚果技术职业教育部部长皮埃尔·米歇尔·恩昆比(PIERREM1CHEL NGUlMBl)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交接证书上签宇,刚果技术职业教育部十几名司局长均前来参加仪式。
笔者见到这则消息不由感叹,当初这个活动如果能有中国缝制机械制造企业参与,或者这样的活动是由行业某家大型缝企自己策划组织的,那么对于企业自身会有多么大的价值呀!
一直以来.对于市场的渴求几乎成了所有缝制机械制造、配套企业的共同呼声。但是,我们很少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市场其实并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发现它的眼睛。
再单一个例子,哥伦比亚没有缝纫机生产厂家,但却有经营缝纫机的公司大大小小近百家,一年销售量至少在10万台以上,据哥伦比亚海关提供的缝纫机报关统计资料显示,至少每年向中国进9缝纫机5万台左右,由此可见中国生产的缝纫机在当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但由于哥伦比亚一些大型服装企业使用西方国家生产的缝纫机有较长的历史,中国产品想要撼动这种现状显然不是一时之举。但也并非没有机会.这个遍地都是中小型服装厂的国家,也很需要中国产的缝纫机,而且在哥伦比亚, 当地的家庭缝纫机市场更是极有发展空间,,不过,我们却一直在和别人争夺那种已经成熟的市场,商机再次白白浪费!
其实,产品走差异化道路,市场亦然。
中国制造业想在国际市场上打拼出一片天地,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被别人忽略的市场,我们必须去占领;二是别人的短处,同时又是我们的长处,我们则应该牢牢地掌握住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在外交上与“第三世界国家”广泛建交,今天,那些被世界发达国家的产品忽视的市场,我们就应该紧紧地攥握在乎里。
世界经济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今天或许暂时无法获得更多的利润,但随着全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发展,这时候就是中国需要的市场,因此商机也渐渐出现。譬如,此番印度向中国缝纫机行业发出邀请共同主办中国缝制设备展示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纷纷调低本国对进口缝纫机的关税……
国际市场上的这一系列举动已经是一个信号,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见到曙光的日于不会很远,但要见到曙光却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