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时装的三重突破

      中国服装的品牌不再像以往空洞地显摆自己的档次,而是付之于设计创意的具体操作

      中国服装业,这个有着2万亿元人民币年产值的行业终于从普通的加工业大步迈向时尚产业。今年的北京国际时装周作出了一个重要安排,将大部分展示日程放在北京798工厂区,改变了以往以高档酒店为主要的走秀场所的方式。这是一个信号:中国服装的品牌不再像以往空洞地显摆自己的档次,而是付之于设计创意的具体操作。

      在许多场发布会上,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不断重复着一个词:转型升级。作为中国服装产业的风向标,今年的北京国际时装周在新型面料开发应用于服装设计创意方面做了许多引导。就像当年迪奥与法国纺织巨头的结合建立了迪奥品牌一样,中国设计师与国内外面料生产商的结合也是首要的突破口。因为,这种结合能够帮助中国服装走在品质与时尚的最前沿。

      商业模式的探寻也是本届时装周的主题。由于设计师与服装工业的结合还不够深入,在中国的设计师品牌也还不像在西方一样成为服装市场的主体。作为工业设计家,这些时尚人物必须善于为自己的创作找到产业依托。

      时尚的工业化突破

      60年前,在巴黎,41岁的克里斯汀•迪奥在棉花大王马赛尔•布萨克的资助下开起了自已的服装设计工作室,从此揭开了一个时装商业帝国的序幕。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克里斯汀•迪奥的辉煌时代。1947年,一场名为“新风貌”的高级时装展使迪奥声名雀起,圆摆大长裙、及斜斜遮住半只眼睛的帽子、性感的模特,打破了二战后女装保守古板的线条,轰动了巴黎及西方时装界。“郁金香造型”、“垂直造型”、“直筒装”等几个新的时装设计理念,以及对纺织品新材料的使用迪奥成为女性时尚的代言人。20世纪50年代,迪奥将事业发展到了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在短短几年里在世界各国建立起庞大的时装商业帝国。

      设计师品牌与纺织工业巨头的结合是欧洲现代时装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而迪奥堪称标杆。在今年北京国际时装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表示希望中国服装业也实践这种模式。

      本届时装周,中国设计师协会推动了设计师刘薇与纺织巨头日本旭化成集团的合作。这家有着120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的日本企业为刘薇提供了“宾霸”铜氨丝面料和里料。对时装周来说,旭化成加入的意义在于,昭示了新型面料的重要性。刘薇如今是一家服装设计公司的董事长,“玫瑰黛薇”是她于2002年创立的品牌。“当我们要提高产品品质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提高‘面子’的质量,而且要注重‘里子’的质量。而宾霸面料为我们带来的高品质的里子。”王庆说。在王庆看来,这次合作是创建中国版迪奥的开始,尽管离目标还相当遥远。

      单就产业规模而论,中国是世界纺织业和印染业中产能最大的国家。这个庞大的产业如今的课题是汇入世界性的“绿色纺织”潮流。去年,欧盟出台了REACH法规,这部化学品生产、贸易和使用安全的综合性法规,其内容庞大复杂、程序繁冗,堪称中国“入世”以来最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这个门槛面前,中国服装必须戴着镣铐跳舞。环保型技术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就像在动物保护主义的潮流中,合成革代替真皮而成为时尚面料一样,那些有着流行性外表的功能性产品本身就是时尚。

      这是一个必要的观念转变,因为时尚并不仅仅就是服装设计文化这个“面子”。很难说,旭化成的面料技术和工艺水准在多大程度上高于中国同行,但在中国,纺织工业与设计师相结合的商业路径还没有发展成熟。

      时装的设计突破

      中国服装业的“面子”工程已经做了多年,北京国际时装周走过了11个年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五大时装周之一。从今年的时装周来看,以往那些外表华丽、注重形式的、做得像戏服的作品比以往要少得多,代之而起的是与商业品牌相结合的实用风格。服装设计师已经意识到,自己首先是工业设计家,而非艺术家。

      在北京饭店大堂,一家福建服装企业的老板在和记者交谈中颇为自豪地说:“我们企业现在有两位属于中国十大设计师之列。”事实上,这家企业并不拥有两成中国顶尖设计师资源。不过,“十佳”在很多地方传成了“十大”,也足见设计师被重视的程度。自2001年以来,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就开始了年度“十佳设计师”的评选,他是这个协会设计师工程的一部分,榜单上新人辈出。从今年时装周即可看出,新生代设计师开始主导T台。

      洪金山就是其中一位。这个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年轻人来自福建的服装家族,曾从事服装生意多年。从去年起,他离开父辈独自赴广东发展。如今,他经营的品牌已经在国内开设有近三百家高档专卖店专柜。11月6日,在798艺术区D.PARK中央大厅,洪金山做了一场名为“镜子”的发布会,表达自己轻松随性的时尚观。

      和前辈设计师不同,新生代设计师尽管也注重时装的表演形式,但他们一开始就更为务实地积极参与到商业实践中去了。

[1] [2] 
  • 相关阅读
    1.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