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经理的展会接单秘籍

      “现在生意不好做,各个工厂之间的价格已经非常透明了,一个采购商手里往往抓着四五个工厂的报价,看谁的价格低就把单给谁。”张明(化名)在他的广交会摊位上告诉记者。实际上,现在广交会上采购商主要目的是收集新产品和价格信息,当场下单的很少。   

      张明是浙江一家中型服装厂的业务经理,“出征”广交会多年,他认为与采购商接触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并向记者透露了他的接单秘籍。

      摸透采购商喜好
      
      “只要看对方一眼,就能基本上拿定对方是来自哪个国家的采购商,喜欢什么类型产品,合作方式如何。”张明略带得意地告诉记者。他向采购商提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您来自哪个国家?” 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采购商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工厂只有摸透他们的喜好才能在洽谈中有机会赢得订单。   

      张明介绍,他们公司主要代工欧洲的品牌,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服装偏好明显存在差异。例如,德国人比较古板,对服装的喜好是尽量不花哨,喜欢圆领长袖套衫;法国人、意大利人则比较喜欢花哨一些的衣服。他指向挂着的一件镶满珠片的毛衣告诉记者,这个款式是销往意大利市场的。“德国人喜欢颜色偏暗淡的、化纤类服装,而在中国人观念里化纤类是比较低档的。” 德国零售商TKI有限公司厦门采购处针织成衣部经理林得康很有体会地告诉记者,所以工厂要针对不同国家的采购商有选择性地推荐自己的产品。   

      另一方面,在合作方式上各个国家也不一样。张明透露,法国人比较时尚,服装的款式凌乱,合作的时候一般先给一张草图,没有明确的尺寸,让工厂按草图做出样品,他们拿过去穿一下,如果哪些地方尺寸不合适修改一下,就开始下订单了;德国人截然相反,相当严谨,一般给工厂一张电脑制作的图纸,各个尺寸很明确,如果工厂哪些尺寸做不到,要给出充分理由,并辅以图纸说明;而丹麦等北欧国家相对中性一点。“如果你以对法国客人的方式对待德国客人,那么你的订单就没了。”   

      此外,张明提醒:一到七八月份,欧洲人就都去度假了,这个时候你别想他们回邮件或者谈生意,大部分人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所以与欧洲人做生意时,要在他们放假之前把订单确定下来,“他们希望在放假的时候,中国的工厂已经在为他们生产产品了”。

      策略性报价   

      在与采购商洽谈中,报价是关键的一环,张明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   

      首先对于老客户,如果是老款式的服装,一般很难提价,而新的款式一般能提价10%左右。记者在广交会现场看到,每家参展企业都开发了大量的新款式来参展;而对于新客户,张明用“灵活把握”来形容报价。他对不同市场的利润空间胸有成竹,如意大利是价格最好谈的国家之一,一般单个产品的利润在5~10美元;德国相对差一些,单个产品的利润在1~2美元之间;俄罗斯由于经济不太发达,所以采购商给的价格很低,单品的利润在0.8~1美元。  

[1] [2] 
  • 相关阅读
    1. 品牌们终于对「数字化」出重拳了?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前7月纺织服装外贸详解出炉,“后疫情”时代几件大事须早作准备
      纺织服装行业遭遇“大撤退”:外贸企业创新自救
      国内纺织业“重回”中西部?为什么从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回来了?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