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形势稳定 质量有所提高
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1-10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415.51亿美元,同比增长20.04%。1-8月份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同比增长8.12%,其中纺织品出口价格增长3.52%,服装增长10.45%,对欧、美市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1.73和104.12。输欧8类纺织品出口除了T恤、裤子、女式衬衫出现单价下滑情况外,其他五类产品单价均出现上涨。
与此同时,1-8月份纺织品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710.75亿元,同比增长37.79%,增速提高4.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比去年同期下降0.65个百分点。
出口单价提升和纺织品服装企业利润水平的提高表明我国纺织口服装企业已经走出“以量致胜”的圆圈,行业正向着更加稳定和良好的方向发展。
政府调控效果显现
高额贸易顺差一直以来是引发贸易争端的重要话题,我国政府已经通过出台各类政策,如下调出口退率、出台《加工贸易限制目录》等方式来抑制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调整贸易结构。目前来看,这些措施的调控效果已经显现出来。
从海关统计的出口数据来看,全国总商品出口额同比增长率持续呈稳步下降趋势,而纺织品服装出口占比自2002年以业也一下在下降,2007年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速度较2006年发生了较大帼度的下滑,一切迹象均表明,纺织品服装出口正走向稳定增长。
输欧纺织品将实施双边监控
2007年10月9日,中国与欧盟达成新的纺织品贸易协议,取代现行的配额制度。新制度为“双边监控制”,有效期从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协议涵盖了T恤、套衫、胸罩、上衣和男式长裤等8类产品。“双边监控制”要求中国和欧盟双方对8类别纺织服装实施双边监控,不设数量限制,欧方实施自动进品许可制度。
配额制束缚的取消并不意味着输欧纺织品数量的完全自由化,输欧纺织品仍然受到WTO特保条款的限制,根据特保条款,欧盟可以在认为本区域产业遭到冲击后,向WTO申请对中国出口欧盟的纺织品申请特保条款,同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达到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的目的,因此双边监控实施的效果将决定是否会有新的贸易壁垒产生。
有民币升值加速 纺服企业应对有力
面对人以币升值的加快,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应对比较有力。一般来说,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1%,出口企业利润将下降1%。纺织品服装企业平均利润在3%-4%,而2005年至今人民币况美元汇率已经升值10.1%,以此推算,纺织品服装企业将面临全行业亏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07年1-8月份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7.79%,增速提高4.42个百分点,且亏损面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65个百分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即人民币升值给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被企业通过其它方式抵消掉了。
据了解,企业规避和转嫁汇率风险的方工方要包括:增加结算币种,减少美元结算的比重,丰富结算方式、锁定汇涨风险,变换定价方式、提高产品价格,出口转内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