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规模型ISV引发市场洗牌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 确定
- 1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 2杰克“野狼团”徒步登山,练体魄,强意志
- 3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 4协会调研宁波、东阳、吴江三地零部件骨干企业
- 5东部产业园2020年全国部分优秀经销商代表领袖故
- 6以技术链接未来,百联携重点产品亮相CHIC秋季展
- 7缝制设备行业一周热点回顾(9.21-9.27)
- 8徐州——天慧:拼命缝机人
- 9秋天的第一坛老酒送来节日的祝福
- 10中捷开展消防急救实战演练,你学会了吗?
首站告捷!全国缝制机械维修职业技
估计,在纺织行业大概有四十多家ERP厂商,环思参股创数(罗盛收购英泰峡,主要针对SAP和甲骨文,对国内行业ISV影响不大)之后,竞争优势也会随之逐渐显现,行业规模型ISV的出现,势必会引发纺织行业新一轮的市场洗牌。
2007年7月,环思国际(下设上海环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环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参股创数上海软件公司。近几年,这两家纺织行业ISV声名鹊起,前者一直致力于打造棉纺、针织、印染、服装产业链的信息化平台,后者在服装制造、分销领域独树一帜。无独有偶,一年前,罗盛(Lawson)完成了对英泰峡(Intentia)的收购。据了解,并购前罗盛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美国,合并之后,罗盛不仅顺利进入了中国市场,而且公司业务范围从保健、零售、政府、教育行业延伸到了服装、食品、钢铁业。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资本运作,环思国际和罗盛不仅扩大了企业规模,而且为企业发展找寻到新的发展途径。据估计,在纺织行业大概有四十多家ERP厂商,环思参股创数(罗盛收购英泰峡,主要针对SAP和甲骨文,对国内行业ISV影响不大)之后,竞争优势也会随之逐渐显现,行业规模型ISV的出现,势必会引发纺织行业新一轮的市场洗牌。
市场格局
如上所述,进入服装行业的ERP厂商有四十家左右。据了解,活跃在市场上的国内行业ISV有上海环思、杭州爱科、上海基姆、北京中纺达、杨格、百胜等,虽然这些厂商都提供ERP产品,但又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上海环思已经拥有纺织行业各细分行业(棉纺、针织、印染、服装等)的全线产品,而且可以提供生产、分销、贸易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杭州爱科是做CAD起家的ERP厂商,主要是为服装行业提供CAD、ERP产品;上海基姆则把注意力集中在细分市场,以外贸服装行业为主;北京中纺达也有纺织行业细分行业中的全线产品,而且除了ERP之外,还有OA、电子商务、商业智能等产品……
经过几年的优胜劣汰,一些有竞争力的ISV的软件自身特点和优势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不管是产品优势、成本优势还是服务优势,都成为支撑这些ISV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一些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小企业,会越来越难以生存,在新一轮的市场洗牌中,这些企业就将成为新的淘汰对象。而得以生存下来的ISV们在庆幸之余,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
近几年,用友、金蝶也推出了服装行业解决方案。在中低端市场开始与国内的行业ISV争夺服装行业市场。“目前纺织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行业软件和通用软件之间的竞争、国际与国内行业软件之间的竞争、国内相对有规模的行业软件公司和区域性的小软件公司的竞争。”上海环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勇说。
“来自行业ISV和通用软件提供商的竞争和威胁都很大,但有区别。通常情况下,与行业ISV直接竞争比较多,每个ISV都想争取更多的优质客户资源。而行业ISV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小部分急于功利、打价格战、暗箱操作的小公司;与通用软件提供商直接竞争的时候比较少,毕竟软件产品的侧重点不一样,而且纺织行业具有行业特殊性,通用软件产品无法在工艺、质量、计划、生产等环节给予更多精细化管理,受专业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人材资源的限制,短时间内通用软件提供商大规模的投入纺织行业版本开发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贾勇进一步说。就通用软件和行业软件的各自优势来讲,SAP的一个渠道合作伙伴则认为,SAP管理软件的管理思想更先进,行业ISV在业务领域管理的更细、更贴切。
贾勇一直担心的是国外通用软件供应商利用资金优势,通过并购手段,获得纺织ISV的行业经验和人才团队,从而快速进入纺织服装信息化领域,这样会对行业ISV造成较大威胁。业内专业人士则认为,在ERP行业,即使进入一个品牌相对集中的时期,但由于各行各业差异化较大,因而也不会像其他软件产品那样被几家主导厂商瓜分,形成通吃的局面。
高端市场依然是国外厂商的天下,现在主要有罗盛、SAP、甲骨文几家。罗盛收购英泰峡后,虽然在整个管理软件市场无法与SAP、甲骨文相比,但在纺织服装行业里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了SAP。罗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大中国区总经理李觉伟就行业ISV的竞争力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做到行业第一之后,一个项目如果这个企业参与竞争,别的软件提供商可能就会主动放弃,成功率在80%。但如果是通用软件,就不会有这么明显的优势。他举例说,如果一个项目,SAP去了,成功率最多也只能在40%左右。前几年,通用软件厂商在温州的集体滑铁卢事件,也表明行业软件在细分市场上确实具有明显优势。
产品稳定是关键
国内ERP产品层出不穷,几乎占据了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但部分产品的质量上存在很大隐患,其中最大的隐患是产品稳定性。贾勇也坦言,与通用软件相比,国内纺织行业ISV产品的成熟度和稳定性确实存在一定差距,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客户提出的需求多种多样,在软件使用过程式中,原来一些功能可能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只能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需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软件稳定性的一大隐患。另外,国内大部分软件企业都是做项目起家,根据项目逐渐提炼,最终形成产品。所以产品的很大一部分改动源于项目,只要项目上有需求,都要想办法解决,这也是很多软件企业的宗旨。但这也造成产品越改需求越多,越改越乱,越改越不稳定。
那么ISV们该如何来解决产品稳定性的呢?“提供给客户个性化修改产品前,由技术人员进行测试,上线前由客户经理再进行测试,尽量达到不出问题”上海基姆服装软件科技有限公司CEO黄炜说,大部分ISV都是这么解决的。但由于很多行业ISV规模相对较小,一般都是技术人员同时承担测试工程师的职责,有时甚至是自己编的程序自己测试,而自己是很难给自己挑出错来的。在国外,测试工程师是一个独立的团队,只负责产品的测试工作,平时不参与任何设计、编程工作,以免影响测试效果。这也是国外软件产品稳定性好的重要原因。
一个业内人士则表示,有些ISV进行客户化修改之后,对产品测试重视不够。无论甲方还是乙方,上线前一个月都要投入不少精力做支持。通过一个月的应用,企业往往才能真正了解ERP软件的质量,这个时候,还愿不愿意做测试,还是一个问题。
除了产品稳定性之外,作为ERP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管理,一直是ERP厂商们最头疼的问题。“在纺织行业成功应用的系统中,财务软件、进销存管理居多,作为ERP重要部分的生产管理,却很难应用起来”黄炜说。 [1] [2]
共0条评论
热点新闻
视觉焦点
阮积祥出席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
W20步进罗拉车的十八般武艺
都在说工厂 阿里1688产业带跟
杰克“野狼团”徒步登山,练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