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西部产业承接 期待“反梯度转移”

       纺织服装产业的西进转移,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厂和市场的迁移,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对产业的承接不等于承接“落后”,而是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对一种新生产力的积极吸收。

      近日,西部最大的服装基地中国西部服装产业园在四川简阳开建。这个由“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法派集团牵头、中瑞财团与三力控股等公司联合投资25亿元打造的占地1500亩的服装产业化基地,将有望为四川每年带来60亿元的产值,并为当地提供两万多个就业岗位。这也拉开了四川拟建成西部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的序幕。

      同样,作为曾经是全国四大纺织生产基地之一的河南郑州也试图通过纺织印染生产区、服装加工区以及华中纺织信息中心、国家棉花质检中心和国家纺织品质检中心等项目的建设,来重新实现其在中部地区的产业地位。 

      事实表明,在国家一系列导向型政策措施的鼓励下,轰轰烈烈的纺织服装行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的今年《1—5月份纺织行业运行态势分析》,1—5月份东部沿海地区实际完成投资中,除浙江、北京、福建仍保持50%以上的较高增长之外,天津、辽宁、上海、广东、海南均呈现负增长态势。而中西部地区的河南、广西、云南投资增速分别达到80.39%、88.63%、145.01%,甘肃、青海的投资增速甚至高达210.37%和888.69%。

      但是,如此高的增长态势,是不是就一定表明产业转移与承接就能顺利“交接”。

      转移背后的隐忧

      据了解,上述的简阳中国西部服装产业园是简阳市政府今年9月份赴东部招商时与法派集团签定的,以生产法派系列服装产品为主。

      毫无疑问,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实施,政府的力量功不可没。

      事实上,自2005年政府提出纺织服装行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以来,很多中西部省区纷纷摩拳擦掌,“迎娶”东部企业进门。其中,河南提出要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安徽全面打造“安徽服饰第一街”,建成安徽省最大的纺织服装市场聚集地;湖北纺织业启动“千亿”工程;重庆计划建成西部服装之都等等。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对于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来说,转移与承接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双方利好。

      但一些地区在承接的过程中‘操之过急’,问题也随之产生。”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告诉记者,“比如轻纺是纺织行业中和市场最为贴近的一个分支,很多中西部地区都看到了这一点,在承接的过程中首先发展轻纺也是必然,问题是某些地区很大程度上不具备发展轻纺的环境,却不顾客观条件,一味地过分强调在轻纺上的招商引资,建成后发展不起来,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而相关资料表明,中西部地区新投资上马的轻纺项目要远远高于纺织产业的其他门类。

      此种情况不能不让人忧虑,对此,陈国强指出,按照“搞规划——建工厂——引进设备——等市场”的模式发展,这恰恰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市场在先,这样做的后果是十分危险的。“有条件的地区一定要考虑如何创新承接模式,而无条件的地区不能为规划而规划,为发展而发展。”陈国强说。

[1] [2] 
  • 相关阅读
    1. 缝纫机上的这些按钮都叫啥?有什么功能?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智锐家族】贝斯曼缝纫机“您身边的厚料专家”!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