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电机:立足微特电机 领先细分市场
投资要点
公司立足微特电机的研发和生产,坚持细分市场的领先:主要产品是为缝制机械和汽车配套的微特电机及电脑高速平缝机。公司是世界主要的缝制机械配套电机生产企业之一,目前已进入汽车配套电机市场,与国际最大的汽车座椅配件商JCI合作,开启汽车座椅电机的国产化进程。
配套细分市场前景良好:产业转移和稳定需求支持缝制机械行业持续增长,机电一体化是显著趋势,缝制机械配套电机市场前景良好;快速增长的乘用车市场带动汽车配件市场的加速增长,国际汽车配件巨头汽车电机国产化引领汽车电机广阔市场前景。
缝制机械配套电机提供稳定增长,汽车电机是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缝纫机电机生产厂,市场份额45%,工业用缝纫机电机和电脑高速平缝机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分别为8%和15%;公司与美系汽车的主要汽车座椅电机供应商JCI(国际市场12%)合作,已进入汽车电机市场。
风险因素:因为缝制机械行业属于完全竞争状态,公司存在一定的行业竞争风险;公司微特电机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受铜价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业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07-0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907万元、4207万元和6061万元,按照发行2000万股计算,摊薄后EPS分别为0.38元、0.55元和0.79元,07和08年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9%和44.7%。
估值及投资建议:根据与已上市业务相似的企业的相对估值比较及绝对估值,结合公司的快速成长性以及深圳中小板块属性,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价值区间为9.25—10.25元,相当于06年PE的37.0—41.0倍(06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0.25元)。
估值
相对估值
与公司股本相近的上市公司市盈率、市净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体现了当今市场形势下对小企业未来的乐观估计;与公司业务相近的公司市盈率、市净率均处于一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展成熟后该类业务模式下企业的估值水平。鉴于公司具有技术优势、缝制机械产品市场前景稳定而汽车电机市场前景良好,公司发展既有稳定业务支撑又有广阔市场发展空间,基于对以上可比上市公司的归纳,公司合理的06PE应在37.0—41.0倍之间,公司06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0.25元,根据P/E估值方法,方正电机上市后合理价值区间为9.25—10.25元。
绝对估值
假设长期增长率为1%,总股本为7715万股,行业平均贝塔1.02,无风险利率4.5%,风险溢价9.0%。
估值结论:合理价值区间为9.25—10.25元两种估值方法对公司的估值结果如下:
相对估值法:对比国内可比公司,公司的每股价值为9.25—10.25元;绝对估值法:公司的每股价值区间为9.34—10.11元;根据与已上市业务相似的企业的相对估值比较及绝对估值,结合公司的快速成长性以及深圳中小板块属性,我们认为公司的合理价值区间为9.25—10.25元,相当于06年PE的37.0—41.0倍。
公司概要
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机)于2001年11月由丽水方正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变更而来,其前身丽水方正电机于1995年7月成立。公司自95年成立以来一直由董事长张敏等5人为核心的管理团队经营管理,坚持10多年致力于微特电机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缝制机械和汽车配套。
立足微特电机的生产研发,坚持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方正电机是世界主要的缝制机械配套电机生产企业之一,产品在细分市场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主要产品为家用缝纫机电机、工业用缝纫机电机、电脑高速自动平缝机与伺服电机、汽车座椅、摇窗电机,主要为缝制机械和汽车配套。
公司始终立足微特电机的研发与生产,以技术优势保持细分市场的领先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即具有家用缝纫机电机的技术和生产优势,该产品市场占有率高,领先优势明显;2003年,公司成功研制出变频调速交流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是国内首先将该技术用于缝制机械设备的企业,公司将该技术应用于电脑高速自动平缝机产品,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该产品核心技术的企业;2006年,公司又成功的将主轴直驱技术应用于电脑高速平缝机,解决了电脑高速平缝机“油的污染问题”,主轴直驱电脑高速平缝机的产业化使公司继续保持在电脑高速平缝机细分市场的领先优势;2007年,公司研制多年的汽车电机已形成销售,通过与国际大型汽车配件企业的合作,公司已初步进入汽车配套电机市场,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缝制机械配套电机的龙头地位带来稳定收益
产业转移促进国内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
中国是缝制机械的主要生产国
随着世界缝制机械产业向中国大陆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主要的缝制机械生产国,缝制机械产量占世界的70%。其中:我国家用缝纫机约占世界产量的55%以上,工业用缝纫机约占世界产量75%。我国缝制机械整机制造企业(未含台湾省)共有850多家,零部件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增长稳定、产业相对集中根据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2006年度,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60.04亿元,同比增长19.90%;实现利税总额17.53亿元,同比增长13.86%;累计实现利润12.09亿元,同比增长10.36%。
近几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经济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一些主要的行业经济指标持续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值得关注的是,服装企业市场的扩展,以及我国缝制机械企业“以销定产”生产方式的采用,使得近两年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快速增长,企业利润大幅提升。
2006年度累计销售缝制机械903.59万台,同比增长13.66%。其中家用缝纫机257.13万台、工业用缝纫机6,210,276台、服装机械254,267台。2005年、2006年缝制机械行业的产销率基本维持在98%。
据国家海关总署有关资料:2006年我国共出口缝制机械整机12,798,715台,出口创汇12.074亿美元,同比增长6.55%和25.03%。2006年缝制机械及零部件出口创汇1.43亿美元,同比增长9.49%。
缝制机械主要产区优势明显。以浙江、上海、陕西、天津、江苏、广东等6个主要产区为代表的区域结构基本定型,并逐步趋于合理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信息部的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缝制机械产业96%以上集中在浙江、上海等六大产区,其中浙江产区发展速度最为显著。2006年浙江产区缝制机械工业总产值72.36亿元,同比增长了25.68%,占我国缝制机械产值总额的55%。2006年以来,浙江的缝制机械企业凭借其自身优势和准确的市场定位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是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电控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快速发展,品种逐步增加。
据初步统计,缝制机械中已经采用电控技术的产品有10多类,主要有计算机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电控平缝机系列、包缝机系列、套结机系列、锁眼机系列、钉扣机系列、开袋机系列、程控组合缝纫机系列,裁剪机系列和熨烫机系列等。其它新的技术,如激光、传感、超声波、CAD/CAM等也在缝制机械行业得到了广泛采用。因此,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新时代。
-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