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鞋都晋江探索产业发展新“方法论”

        以创造中国市场经济道路“晋江模式”闻名全国的县级市,曾凭借沿海先发优势,着眼全球分工链条,主攻低端消费品制造业而迅速崛起;如今在“晋江制造”陷入低效困局的情势下,再次探索:晋江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制造基地?

        这次对产业发展方向的探索,晋江人仍坚持着眼全球分工链条的“世界观”,不同的是,晋江人获得了新的“方法论”——下产业高位部署的新棋。用晋江人的话说:这个新“方法论”将使晋江经济发展进入到上升螺旋通道。

        随着记者采访的深入,晋江“产业转身”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晋江正从以廉价为比较优势的成本型制造基地向技术型制造基地转型,产业格局的新蓝图开始构筑:传统产业迈向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启动。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破茧而出,呈现明显加快发展的势头。

        从低端向高端“转身”:以自主技术创新重塑传统产业

        五年前,位于晋江的寰球鞋服有限公司还不得不在自己生产的运动鞋上缝制国外商标。如今公司成为该行业国家标准制订者,并拥有世界最权威的鞋类标准制定及研究机构SATRA在中国的专业实验室,产品缝上自有品牌商标,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业界乐道为“传奇故事”。

        “寰球传奇”只是晋江传统产业发展路向突破的缩影。来自晋江市的一份资料称,目前晋江全市100多家产值上亿元的制造企业均建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十多家企业成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起草单位。这表明自主技术创新已成为晋江许多企业的强烈追求。

        “这一变局来之不易,地方政府充当‘有为’推手起了重要作用。”晋江市的一位同志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积极利用劳动力便宜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打造出纺织服装、鞋类制造、食品加工、文具及伞业等五大传统制造业,多种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一些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中富即安”心态,产业发展的思路、方法简单化,长期一味追求产品在“谷底”竞技,产业集群更多的是“同质化扎推”。在国际分工中,大部分“晋江制造”长期处于加工环节,产品价格低,品牌附加值小。

        一位长期研究“晋江模式”的专家作出这样的诊断:“晋江制造”虽名声在外,但只是在平面空间上螺旋发展而没有上升。这种发展方法在贸易摩擦加剧、用地和用工生产成本提升及环保压力吃紧的新环境下将难以为继。晋江必须在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中审时度势,抓住时机,谋螺旋式上升思路。

        为了突破传统产业低效困局,晋江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创新,投入资金奖励与扶持行业、企业创建研发机构,引导企业着眼创新力竞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全球产业链中向高附加值跃升。

        “传统产业向高端优化发展的进程还远没有结束,我们要加快实现从‘晋江制造’向‘晋江创造’跨越。”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说,“今后晋江的企业不仅要比产值和规模,更要比质量,比是否拥有高端的研发中心。”

        从消费品制造基地向装备制造业基地“转身”: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

        制造基地从其制造内容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机器设备制造基地和消费品制造基地。

        全球产业发展史的实践证明,作为制造基地,机器设备制造基地更为重要,更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晋江在制造业内容上初步出现了两个成功的“转身”现象:

        ——位于晋江的三力机车有限公司2003年前还是一家主要生产摩托车整车等产品的企业,而今,企业完成了从摩托车制造到园林机械制造的产业转型,成了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草坪机械专业生产企业。其草坪机械均自主研发,100%出口欧洲、美国、加拿大。刚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坪机自动行走器,已敲开欧洲市场大门,为意大利伊莱克斯公司进行配套,年产量可达1000万台。

        ——今年上半年,晋江市机械制造业工业增值税入库5041万元,同比增长52.9%,入库税额占全部工业增值税额比例3.4%,首次超过食品、玩具业入库比例。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