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追求卓越 再攀高峰

      11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2007全国追求卓越大会”上传来喜讯:2003年开始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企业——宝石缝纫机集团,经过四年的刻苦历练、不懈追求,喜捧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奖——“全国质量奖”,成为国内缝制设备行业和台州市首家获得此项最高殊荣的企业,也实现了台州市企业该奖项“零”的突破。

      从2003年开始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历经四年的执着追求,宝石缝纫机集团走过了一条刻苦实践、认真求索的登攀之路。回眸追求“过程”的风景,有勇进的激流,也有击水的百舸;有“测”和“改”的汗水,也有“绩“与“效”的甘甜……

            不懈追求  注重“效”的过程

      在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集团总裁阮小明指出:“建立卓越绩效体系,这是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争创全国质量管理奖的意义,在于追求卓越、提升企业的经营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争创全国质量奖,自我加压,苦练内功,从而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竞争力。创奖,最重要的是重在过程,也是一次最好的学习机会。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坚定信念,脚踏实地走下去,肯下工夫并不断地完善自身,就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宝石”从2003年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迄今为止世界企管领域最完善和先进的一套综合管理体系,结束了管理系统互相矛盾的丛林时代,为管理提供了科学的考评依据,既是管理的方法论又是实践指南,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在中国质量协会的咨询辅导下,于2004年开始,全面贯彻执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战略目标一经确立后,“宝石”领导层统一了思想,正视眼下企业管理同卓越绩效模式标准之间的差距,不搞“花架子”,通过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全力推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宝石”的决策层开始把质量作为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首要任务,在追求“效”的过程中狠下工夫。


      “卓越绩效模式”的导入,使“宝石”管理向着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宝石”建立起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组织机构,并分别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和经营结果等方面,明确了全面推行“卓越绩效模式”和实施管理的主要职责及改进要求,转变观念、规范管理、实施改进。并与已经实施的ISO9000管理体系有效整合,与此同时,集团上下相继开展了“目视管理”、“6S管理”,使用“QC工程表”、“可视化工艺卡”改进装配工艺流程等,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效率。


      同时,公司履行“为顾客提供卓越的工业缝纫机产品和服务”的使命,注重对过程的改进,制定和实施过程改进计划,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在基础设施的长期规划中,坚持“大批量生产设备专机化,特种机生产设备柔性化,研发试制设备精密化、多能化,成品装配半自动化,关键检验三维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在更新改造计划中掌握四个兼顾:“理性投入和较高起点兼顾、当年生产和长远发展兼顾、畅销产品和新产品开发兼顾、提高产能和提升形象兼顾”,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公司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缝纫机生产线,关注生产与服务过程的改进,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

            不断创新 打造竞争优势

      宝石集团总裁阮小明说:“人的生命在于运动。企业的生命在于创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时代,企业是创新主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企业必须通过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练好内功;企业才能实现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


      公司高层领导为创新和快速反应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建立创新机制,制定创新管理办法,设立创新专项奖,进行创新成果的发表和激励;建立生产应急领导小组,顾客服务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应急响应计划、采取“三一措施”(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第一时间分析和决策、第一时间传达)等,及时应对国内外市场不可预测的变化,通过创新和快速反应机制的有效运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多年的技术发展实践中,“宝石”逐步形成了“有投入才有发展”的共识。为此,公司每年均加大用于技术开发和设施的投资比重,先后从韩国、日本等国家购入先进的数控机床和铸造加工设备,研制开发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各种特种工业缝纫机。“宝石”还通过干部、员工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班,采用聘请或定向挂钩等方式培养了一批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人才资源的培训体系,一方面请国内著名专家来公司进行专业授课培训,另一方面派员工到国外学习培训。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