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纺织业吸引国际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DFI)在乌兹别克斯坦纺织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相比那些同样以纺织或棉花生产为主的其他竞争国,外国投资依然欠活跃。那些潜在的外国投资者认为,该国纺织业远没有达到繁荣的程度,未来具有潜力。他们同时也认为,尽管该国在发展纺织业中有自己的优势,但仅有这些优势是不够的。
棉花是主要资源
在乌兹别克斯坦,棉花是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其成本占整个制成品成本的80%。该国盛产棉花,使其比那些没有棉花种植的纺织国家如孟加拉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乌兹别克斯坦对棉花实行垄断经营,但所有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的外国纺织企业(包括合资企业)购买当地棉花作为生产原料时可享受比利物浦棉花交易市场(Liverpool Cotton Exchange)/国际棉花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tton Association)的价格低15%的优惠。如果外资企业能够完成从棉花原料到制成品生产的全过程,并能够将80%的产品出口的话,棉花价格还可以有更多的优惠。尽管有这些优势,但乌兹别克斯坦纺织企业的竞争力相比其他纺织国家还很薄弱。
纺织生产集中地
乌兹别克斯坦产棉区和纺织生产地区主要集中在Kashkadarya, Buchara,Tashkent (包括首都),Ferghana Valley,Andijan, Namangan和Ferghana等地。60%的国民在这些地区生活,政府在税收上也对发展纺织业有鼓励政策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服装业落后
统计数据表明,乌兹别克斯坦服装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比例为95%)。这与临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尽管棉花依赖进口,但他们通过改进管理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发展产业集群)使纺织服装业发展迅速。而乌兹别克斯坦则不同,除了政府保护外,市场开发和竞争机制远未形成。其国内企业这样解释原因:他们无法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来自国外的投资
乌兹别克斯坦也在不断采用国外先进的纺织机械设备和技术。瑞士的欧瑞康苏拉(Oerlikon Saurer)、赐来福(Schlafhorst)、立达(Rieter),德国的青泽(Zinser)、特吕茨勒(Trützschler)等著名公司的设备都有采用。一些在当地运营很成功的土耳其纺织公司,如bursel公司、Demir集团克服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的困难,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获得了大量出口定单。
缺少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