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BISMA 与面料展折射服装产业呈现“增长极北移”

            在山西,普通的动力煤在产区的市场价格约为150元/吨左右,通过物流运输到达“长三角”地区后价格会骤变至600元/吨以上,如果运到“珠三角”地区会可能突破千元“大关”,时逢“电荒”,还会有上涨空间。资源匮乏、环境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生产成本的增高,精明的南方老板们开始快速翻打算盘,于是调整投资结构、转变投资方向、追求产品的高附加值等成为他们或者说是市场的必然选择。

            经济环境的变化客观上制约了南方发展的脚步,尤其是纺织、服装、鞋帽等传统加工制造业的规模和速度显得裹足不前,加之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投资北移、新贸易通道的开通和确立中国经济将逐步呈现“增长极北移”的趋势,这为北方经济客观上提供了发展机遇。

            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北方一直是重工业的“代名词”,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思维的限制,各级政府对于纺织服装等轻工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相对薄弱。由于没有适合的“土壤”和“氛围”,北方服装制造业同南方相比发展相对滞后。

            服装加工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长期以来也是国内市场消费的热点,更是国家发展对外贸易、换取贸易顺差的主要产业。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优点”逐渐被决策者们从新认识。最近北方各地政府已经将服装制造业纳入“十一五”发展纲要,从产业发展规模来看,仅山东、辽宁、河北、天津、北京五省市的梭织服装产量已占我国梭织服装总产量的16.8%,缝制设备的销售增长率均高于南方,一大批产业集群地相继显现出来。在这次产业发展的大热潮中,首都北京加快了建设“国际服装名城”的步伐。2006年,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纺织面料展(inter TEXTILE)、北京国际缝制设备和辅料展览会(BISMA)同时被列入“时尚北京”系列活动,于每年三月同期举办。在产业链条并不发达的北方,服装企业不但通过参加CHIC可以和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展示新品以获得贸易定单,而且可以参加BISMA 、inter TEXTILE直接进行面(辅)料和缝制设备的订购,节约大量的运输成本,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据悉,明年3月27-29日,BISMA2008将移至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并与国际纺织面料展(inter TEXTILE)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两会“同期同馆”,以整合行业资源。届时,来京参会的数十万服装企业代表可以同时满足对设备和面辅料的参观、采购需求,不但节省差旅费用,而且大大提高参观效率。

            北方服装工业的崛起不可够一蹴而就,但依托资源优势和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北方服装工业发展会越来越好!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