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小企业成功之路如何走?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中小企业能否抗风击浪立足国际市场,抵御周边和外来贸易的压力?于是有人提出了组建大的企业集团,以便“船大好冲浪”,这种思想固然令人振奋,但现实是中小企业的客观存在和独特生命力,决定了它自身的需求发展。国外众多中小企业坚定地在与大财团、大跨国公司争夺市场中,显示了冲力和耐力,因而从经济壁垒中寻求空间,获得了宝贵的一席之地,乃至成为本国的社会经济基础。我国中小企业的路怎么走?从其同行的勃勃生机中,应能赢来鼓舞和启迪。 

        从“中”和“小”的本位上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社会经济被猛烈的炮火炸得面目全非,在疮痍满目的经济废墟上,德国采取了发展中小企业来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思想方略,先后制定了《反对限制竞争法》、《中小企业的组织原则》、《关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新行动纲领》等法律措施,以便维护中小企业的发展权益和市场上平等竞争的地位。这些措施对德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在经贸活动中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中小企业。如生产鱼类产品的巴德公司、生产啤酒标签机的德国克罗尼斯公司、生产热带鱼食品的特拉任克公司等等,这些产品在世界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中小企业解决了德国全部企业67%的就业人 员,有2/3的专利技术归属于中小企业,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50%以上。德国统一后,对东部地区一些前景无望的大型企业施行拆散,并成立了若干个中小企业,使它们的个体生命得到充分的张扬。 

        尽管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其中一半以上的功劳应归属于中小企业。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新技术革命,促使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迅速增长,使得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而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在1975-1985年的10年里,中小企业为美国创造了24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1989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70%为出口贸易,其中97%的出口增长源于中小企业,至今有50%以上的创新技术来自中小企业。美国从工业经济规模的大企业战略中得到过好处,但在势如破竹的新技术革命到来时,英国的整个经济结构却逐渐失去了弹性,呈现出迟钝和僵硬的局面。但聪明的英国人很快从中认识到了弊病根由,于是发表了旨在发展中小企业的《波尔顿报告》,使中小企业由80年代末的2000多家经过十几年就达到95万多家,中小企业为英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它们被英国经济学家公认为是抵御全球性金融风暴,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上述说明,中小企业经济结构的重要性,是从“中”和“小”的本位上拓展的。 

        不可一味求大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