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杭州经纬电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晓明谈企业发展
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制造大国。特别是近几年来,鲜为人知的刺绣机制造业异军突起,为推动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立下了功劳。
据了解,国内电脑刺绣机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北京、青岛等地,而浙江占70%。在浙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刺绣机企业,其中浙江经纬电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这些企业中的佼佼者。
家庭作坊式起步
在业界,汤晓明的名字与经纬公司一样时有耳闻。走进经纬电子机械制造公司,占地80亩、3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呈现在眼前。更令记者惊讶的是,执掌经纬公司帅印的汤晓明,竟然是这么一位精明能干的年轻人。
经纬公司从家庭作坊式开始起步,到现在的年产值已达到3亿元,这是一个奇迹。这是汤晓明用10年时间在刺绣机制造领域摸爬滚打创造的业绩。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汤晓明不愿过多地谈论自己,对已经取得的成就,他认为这得益于时代、政策赋予的机遇:第一,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第二,国家出台政策激励企业发展;第三,遇上了行业大发展的好时期。
在经纬公司的发展史上,不难看出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方向、舍得投入。所以能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形成规模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经纬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在国内刺绣机制造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时代在发展,行业在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外生产企业正在加快产业转移到中国的步伐,国内新秀层出不穷,有的以雄厚的资本运作,有的以较低的产品售价,也有的以不断提升的品质以及更周到的服务来占领市场。加上2004年开始国内水、电、煤、金属能源的价格上涨,直接造成成本的提高。另外,美国、欧洲对中国纺织服装设限,导致眼装出口受阻,也直接给刺绣机制造业带来生存危机。
面对激烈竞争和严峻的外部环境,汤晓明对整个行业和市场需求作了充分调查,敏锐地找到了与众不同的卖点。在保障原有生产正常运作的前提下,于2004年分别在广东深圳和山东青岛建立刺绣机生产基地。就近服务于这两个纺织服装密集区域,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更可以从品牌、市场、服务方面增强客户的依赖度。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经纬公司这几年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稳步上升,企业形成了规模效应,提高了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汤晓明认为,风险与机遇是一把双刃剑,谁掌握主动,谁就能赢得胜利。
转折时期何以应对
经纬公司的睦邻诸暨市是全国最大的电脑刺绣机生产基地。诸暨电脑刺绣机协会秘书长陶科英在2007盛名·刺绣与纺织论坛上表示:2004年9月到2006年4月出现了一个反常现象。以前每年都有两期旺季,两期淡季,但在这个长达1年半时间里,没有出现淡季,始终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2005年末2006年初一段时间更是出现产品供应短缺的现象。企业只要从事刺绣机生产都赚钱,这是造成行业企业大量增加的根本原因。这种现象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2006年5月以后市场有所回落,一些基础比较差的企业停产关门。电脑刺绣机产业发展已经处在一个从“优胜劣不汰”到“优胜劣汰”的重要转折时期。
汤晓明认为,2006年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市场需求已很平和,客户趋向理性,对品牌、质量有所选择。这就意味着,刺绣机产业的高潮已经结束,行业洗牌时代悄然到来。
面对产业出现的转折期,汤晓明显得颇为淡定,因为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他又先人一步,启动了预警机制。
汤晓明向记者介绍,经纬公司今后将在三个方面体现自己的竞争优势:第一,经纬在国内布局三家生产工厂,使销售服务平台前移,极大地占有了国内市场份额。而产品出口范围更是达到了40多个国家,网点覆盖了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第二,企业管理打破家族制,实行规范化、阶层性和信息化管理。目前,内部局域网已经形成,用于下订单业务的电脑达70余台,这在绣花机行业是比较先进的举措。第三,产品系列做得比较齐全,并在不断开发。经纬成立了20余人的科技研发中心,每年投入300多万元,其科研成果盘带绣三合一机型的补绣功能填补了国际空白,取得了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