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浙江羽绒业特大走私黑幕被揭

      目前羽绒、羽毛规格存在国标、美标、日标、欧标等多重标准。规格的多重标准,刺激着不法企业利用这一差异,多核保税料件或低报价格走私羽绒……

      2008年1月4日上午,浙江三弘国际羽毛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章军华看着案头摆着的公司年度营销报表,悬了近一年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数字显示,该公司2007年下半年销售收入和羽绒及其制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4%和63%。回想起一年前由于我国羽绒行业龙头企业走私被查引发的那场羽绒行业大地震,他还是有点后怕。

      浙江萧山被国际羽毛局誉为“中国羽绒之都”,2006年,萧山羽绒行业年产值突破80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羽绒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半壁江山。而规模居亚洲之冠的浙江柳桥羽毛有限公司是该行业的老大,这个龙头企业由于走私被海关查处,加上后来又有两家在行业内有一定分量的企业也由于走私被查,当时,行业性的走私阴影对萧山150余家羽绒企业产生影响。

      地震:龙头企业涉嫌大肆走私

      “行业地震”始于2006年岁末。

      “当时,我们在市场调查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线索,反映出萧山地区存在大规模羽绒走私。”侦办此案的杭州海关缉私局副局长、专案组组长丛兵说。经过对线索的进一步调查和分析,杭州海关缉私局很快将目光锁定在浙江柳桥羽毛有限公司(下简称柳桥公司)。在对柳桥公司进口羽绒的大量数据作了深入分析,并且连续20多天在上海口岸对其进口情况进行蹲点监控之后,柳桥公司的走私疑点越来越清晰,2006年10月25日,杭州海关缉私局成立专案组,正式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

      与此同时,对柳桥公司的搜查行动也已展开。董事长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国际销售中心、羽绒检测小样间、财务部、羽毛部、仓库……经过细致搜查,海关缉私警察获取了大量的真假二套单证、进出口业务资料、仓库出入库资料、财务材料,以及为应付海关检查制作的虚假台账。搜查结果使专案组震惊,柳桥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就繁弃简”,明明是比较简单的一般贸易进口,却在利用手续相对复杂的“加工贸易”方式进行走私。公司主要经办人缪某等3人随即被刑事拘留。

      随着审讯和证据梳理工作的深入,柳桥公司走私全貌渐渐显现,又有9名犯罪嫌疑人相继落网,闻风潜逃的总经理傅妙兴在案发第5天到杭州海关缉私局投案自首,接着,2名境外供货商也相继抓获归案。

      柳桥公司涉嫌走私的消息很快在业内传开了。作为亚洲最大的羽毛羽绒加工企业,柳桥公司在羽绒行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有1万多名员工,在萧山更是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民营企业。羽毛羽绒年加工能力1.6万吨,羽绒制品、家用纺织品和服装年加工能力达1200多万件,2006年该公司销售收入30多亿元,出口创汇1.7亿多美元,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缴税收6923万元,公司生产的“迪欧达”牌羽绒服被评为“中国名牌”。

      龙头企业大肆走私的消息让羽绒加工业大为震动。

      风暴:走私阴影笼罩全行业

      海关人员集中精力突破柳桥案。专案组三四十名缉私警察放弃休息,在搜查的资料里找书证,到看守所提审。同时,境外取证工作也获得进展,抓获的2名境外供货商交代了配合傅妙兴进行走私的全过程,并提供了相关单证;对未到案的境外供货商,缉私警察在电话上对其进行说服教育,最终得到了他们邮寄提供的真、假两套单证和相关证词。

      从几万份单证、上亿兆的电子数据与几百份问讯笔录中,缉私警察还原出一条完整的走私路径:从2001年至案发时,柳桥公司将国外采购的一般贸易进口羽绒伪报成“来料加工”,并在“来料加工”进口时辅以低报价格、规格、少报多进等手段,偷逃国家税款。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