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缝机商“探营”越南
这个冬天,本地缝机市场相比往年“冷”了不少,越南那边却卖得火热——
晋江缝机商“探营”越南
2007年年底,在晋江从事缝纫机生意的肖栋梁前往越南参展,发现了一个“新大陆”:“眼下缝纫机在本地的销售非常有限,但是在越南却有很大的销量。”
受下游服装产业萎缩的影响,2007年年底对泉州地区乃至全国的缝纫机商来说,日子都不太好过。在这个缝机市场的“寒冬”时节,东南亚市场不失为本地商人的一个突破口。记者了解到,目前一小部分晋江缝纫机销售商,已经在尝试着将销售通路打向越南,成为泉州缝纫机企业中的“探营先锋”。
国内市场旺季成“淡季”
每年10月份往后,正是服装企业接来年订单最多的时候,年底也是缝纫机的销售旺季。而2007年,国内的销售形势,要比往年严峻许多。
受市场、天气、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不少本地服装厂的经营并不理想。同时多年来服装行业企业、产量的增长在最近开始显现“过剩”的局面。相对应的,以服装制造企业为消费对象的缝纫机行业同样进入了“寒冬”。福诚缝纫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秘书苏加用告诉记者,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本地大多数缝纫机销售商最忙碌的时节,而2007年的行情却不见“火”。
不少缝纫机商将希望寄托在年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本地的销量不见起色,而且全国的缝纫机市场都在遭遇“寒流”。以恒利针车城为例,该公司在全国共拥有10多家缝纫机销售点,除了福建以外,还分布在广东、江浙等服装产业集群地。往年该公司的店面这个时候早就卖出好几批机器,但目前都只零星输出几台。
“在暖冬天气的诱发下,很多服装业的问题暴露出来,2007年全国的服装厂,尤其是中小企业都在经历洗牌。这给我们这些依靠服装业的生意人也带来了困境。2007年的这个旺季,生意和淡季差不多。”肖栋梁分析道。
越南市场销售火热
在国内服装业的“困顿”时刻,不少缝纫机商开始另谋出路。继2007年9月底,上海缝制设备展传出关注印度等市场的消息后(详见本报2007年10月23日产业版报道),晋江缝机商开始踏上探营东南亚的征程。
尽管肖栋梁参加的是一个中国商品的综合展览,并非缝机专业展,他仍然认为此行收获颇丰。就在胡志明市展馆周边的地段,他发现一条商业街上布满了200多家针车行。整条街道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当地大部分针车行里都有人在商议价格,机工在忙碌地装机。“这和我们国内现在的冷清局面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肖栋梁感叹。在此次展览会上,居然有企业主专门前来收购中国缝纫机。肖栋梁带去参展的几台样机,就这样“就地消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