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针织机械开发现状

        目前,我国针织工业的生产和产品发展已趋于规模化、时尚化、功能化、个性化、品牌化和快速化,针织企业和产业集群规模越来越大,产品品牌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所有这些,都对针织、编织生产所需的针织机械提出了新的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针织机械产品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针织工业发展的需要,历年来针织机械进口量居高不下,在整个纺织机械进口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必须加快我国针织机械的发展,特别是加快我国电脑针织机械产品的发展。

      电脑提花圆纬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针织服装面料和成衣的花色、品质等要求越来越高,国际先进水平的圆纬机电脑提花技术发展很快,不但实现了单个电子选针器、电子单针选针和三功位编织功能,生产编织美观大方的提花图案,而且已将电子提花与毛圈、四色调线、移圈罗纹等编织技术相结合,还可以生产相互组合丰富多彩的纬编针织产品,大大提高了针织纬编面料和服装的附加值,电脑提花圆纬机已成为生产高档针织品的高端设备。此外,电脑提花圆纬机还能够自动实现机器程序以及驱动控制、故障监测与自停、生产数据收集以及花型设计准备,并由单机程控向联网发展,能够适应针织纬编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短周期的需要,可以大大缩短纬编提花产品设计周期,减少更换品种停机时间,更换花色品种简单、方便、快捷,所以越来越得到用户的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不少企业都在致力于电脑提花圆纬机产品的开发,由于众多企业的参与,加强了电脑提花圆纬机产品的开发能力。如泉州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宜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和上海七纺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开发成功电脑提花圆纬机产品,并小批量供应市场。

      泉州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中国台湾在大陆投资的圆纬机生产企业,具有较丰富的圆纬机设计制造和针织编织经验,开发电脑提花圆纬机较早,已形成一定系列,具有单面电脑大提花机(筒径26~34英寸,机号16~24)、单面电脑六色自动变色机(筒径26~38英寸,机号18~28)、单面六色自动变色电脑提花机(筒径34英寸,机号24)、双面电脑提花机(筒径26~34英寸,机号16~24)。在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该公司展出的PAMJ系列单面六色自动变色电脑提花机(筒径34英寸,机号24,进纱路数48),同时具有六色自动变色和电脑大提花功能,既可合二为一,又可独立操作,能够适应不同的花色品种变化的需要。

      浙江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制造纺织机械多年的企业,在纺织机械行业中综合效益一直名列前茅,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近年才开始进入制造圆纬机领域,先后开发了单、双面电脑提花机。该公司的  RFDT双面电脑提花机(筒径20英寸,机号24,进纱路数36)和RFST单面电脑提花机(筒径34英寸,机号24,进纱路数72)近期通过了鉴定,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该机配用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电子选针器,采用PLC控制,触摸屏操作,电子提花和机械提花可以互换。

      湖北宜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是经纬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从事针织圆纬机的生产已有近30年历史,多年以来,为国内针织企业提供多种单面机、毛圈机。为了加快实现集团公司在纺织机械上做强做大的目标,集团公司加强了对该公司的投入力度和技术改造,为在针织圆纬机上进行新一轮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宜昌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的GE187D电脑提花圆纬机,将高品质的通用机架移接在该机上,并经进一步改进后成为JWGE187D电脑提花圆纬机,经机械性能测试达到设计要求,大提花编织性能稳定,布面质量良好,该机筒径30英寸,机号18、20、22、24、28,进纱路数72,电子三功位选针,采用半积极式输纱器。

      上海七纺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前身上海第七纺织机械厂)具有一支较强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队伍,该公司与上海三枪集团合作开发的QJZ037/D型电脑提花双面圆纬机,筒径30英寸,机号12~22,进纱路数48,可配置两功位或三功位电子选针器,样机配置了国产化电脑控制系统及两功位选针器,采用新型QJT905型通用机架(获两项实用专利,两项发明专利)。

      以上这些产品的开发成功,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产品已接近20世纪90年代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但这些产品有的还需进一步推向市场,在用户中进行使用和验证,要在产品精度与速度上进一步提高,在关键零部件上进一步提高国产化比率,尤其要在电脑提花圆纬机品种规格上进一步系列化,以进一步缩小与国外电脑提花圆纬机的差距。

[1] [2] 
  • 相关阅读
    1. 纺织业上半年业绩已凉凉,下半年还能“像样”点吗?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中国1.7亿人就业的纺织服装产业,为何大而不强?
      常州智谷获评天宁经济开发区三新经济“三星企业”
      东南亚遭遇产业链短板,国内纺织业“回流”中西部,原因竟是..…
  • 赞 0赞 0
  • 踩 0踩 0
        • 确定

      共0条评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