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服装的性别取向尺度

        反省一下,觉得好奇怪:为什么接触过的每一个本土服装设计师,都会以惊叹的口气提到川久保玲?个性的、大牌的、原创的、保守的,无一例外。就连喜好时尚的明星们达人们,也是异口同声。川久保玲,以反时尚哲学进军巴黎的日本时装设计师,究竟施了什么魔法,超越所有欧洲大牌经典设计师,成为服装设计界的缪斯?

      抛开她不追逐流行的面料、剪裁及色彩,以强调体外空间的设计替代传统服饰设计中对人体本身的体现;抛开她在服饰中所反应的建筑理论与抽象美感;抛开她对黑色的无限推崇造就了最时尚女人穿黑色的永恒形象;甚至抛开她以东方人的身份占领欧洲时装话语权……所有这些,都是无可争议的天赋,但也不是不可替代人人崇拜的理由。

      我想讨论的是另外一个话题。1973年,川久保玲在东京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定名为“Comme Des Garcons”,法文意思是“像个男孩”。而她本人,也以些许不对称的黑色齐肩短发,和男人般的坚毅,大胆摒弃世俗对女装的传统观念,尝试从男性服饰文化中汲取灵感。

      就是这样,服装的性别取向扭曲的时候,反而更给人震撼之美。前几天接触一个优秀的原创设计师,笑容柔美地不像话。他说要和我做闺中密友,因为所有纤细美丽的女人,都是他的灵感缪斯。因此他对女性的曲线极其敏感,能够利用变化多端的剪裁方法,淋漓尽致的体现瘦女孩的柔和美。当然,他的恋爱对象,是男人。就是他提醒了我考虑服装的性别取向问题。他说,很多优秀的国际设计师,性别概念都比较模糊,或者倒错,在非常人化的思维空间里展开奇思妙想,传递疯狂的幻想世界。

      这方面的佐证很多。比如LV的设计师Marc Jacobs,为了突出现代感及女性美,多用丝绸、棉等,令衣服更柔软,穿着更为舒适;比如意大利国宝级的服装设计师恋人Domenico Dolce和Stefano Gabbana,以色彩来加强柔软感和女性美;比如Tom Ford……

      当然,以东方人的眼光来看,还是不要极端,川久保玲的略带模糊的性别取向尺度正好。

      这一季的Comme des Garcons也不例外。层叠而错乱的服饰令人目不暇接:印有非洲发型广告的大衣、垂直打造的半幅夹克、边缘缀上碎布的上衣,当然,少不了利用男装的剪裁,搭配上奇异的色彩选择,仿佛童话世界打开了大门.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