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谁能参透“原料危机”辩证法?

      如果说,以往还能有一两个行业能够“幸免于难”的话,那么,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纺织业几乎所有的子行业都无一例外地承受了原料紧缺、价格上涨带来的巨大压力。这绝非危言耸听,在2008年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原料危机将成为伴随纺织行业发展的一种常态。这样的未来不仅充满了猜想,而且还满载着担忧。

      谁能扼制原料疯狂

      对于国际原油价格的猜想,已随着2008年的新年钟声有了答案——1月2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了每桶100美元的重要关口,创下历史新高。欧佩克新任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沙基卜·哈利勒表示,当前的高油价很可能会贯穿2008年的一季度。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国际油价的新悬念应该锁定在每桶200美元的水平上,如果伊朗问题出现恶化,油价很可能将达到这一水平,再一次冲破人们的心理防线。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能源情报署随即发表的一份报告预测说,2008年国际原油市场仍将保持供需相对紧张的态势,原油平均价格将“大大高于”去年每桶72美元的平均价格,达到每桶80美元以上。

      国际原油价格疯狂上涨对于我国化纤及纺织行业来说肯定不是一个利好消息。这也在新年伊始给企业敲响了原料价格又将高位运行的警钟。依照化纤在我国纺织原料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国内纺织业2008年将面临怎样严峻的原料形势,自然可想而知。

      棉纺业是关乎纺织业发展命运的又一重要行业,而国内有限的棉花资源,彻底打消了企业对棉花原料自给自足的幻想。巨大的原料缺口,使棉纺企业已经离不开对国际棉花市场的依赖。2007年在6%~40%的棉花进口滑准税率下,进口棉价格与国内棉价多次倒挂。尽管2008年新的棉花进口滑准税率已经实施,进口棉价格有望降低,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棉价下降的空间十分有限,棉纺企业仍将面临原料紧缺带来的严重危机。

      除化纤、棉纺两大纺织基础性行业之外,毛纺、麻纺、丝绸等行业的原料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羊毛、亚麻、蚕茧的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羊毛。去年年底澳大利亚进口羊毛价格上涨幅度达到35.67%,国内南京羊毛市场月平均综合指数也同比提高了24.73%。专家分析,这种上涨的态势在2008年仍将持续。

      以积极态度应对危机

      原料价格高位运行,给纺织企业压上了沉重的成本负担。如果仍以生产常规产品、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企业的生存将愈加艰难。企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应对并化解原料危机带来的压力。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曾评论说,原料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企业只有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努力提高科技与品牌贡献率,建设创新型产业,才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徐文英再三告诫棉纺企业,要特别注重提高细纱产品平均纱支,尽量减少棉花用量,改变目前纯棉纱线中粗支纱线比重过高、企业竞争力相对薄弱的局面,同时应根据资源情况,有效开发高支纱线及坯布市场。

      在原料危机面前,化纤行业和企业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强,因为这一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经历了更多原料危机所带来的考验。目前,我国化纤企业产品差别化率不断提高,多数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将研发力量集中到差别化新型纤维攻关之中,力求通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价格,来消化原料的高成本。而少数仍以常规品种为看家本领的企业,几乎一开工就意味着亏损。

      一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迫于原料压力而进行的行业洗牌已经在针织、产业用纺织、面料、服装等下游行业无形地展开。在原料普遍上涨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下游行业都在力求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力度,以适应市场的竞争。

      其实这就是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如果行业和企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原料涨价,去适应高端竞争,这个行业就能进步与提升,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工业不也同样经过这样的发展过程?

      开发新材料是当务之急

      之所以说原料危机将成为伴随纺织行业发展的一种常态,因为这符合辩证法中所要求的“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有力拉动下,我国纺织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相应地加大了对原料的需求。然而,由于天然纤维受土地有限、气候多变等因素的影响,化学纤维则受石油等“化石资源”日趋匮乏的限制,纺织原料与下游行业的发展出现了比例上的失调,从而导致了今天的原料危机。未来,天然纤维和主要源于石化产品的化纤发展空间只会越来越有限,因此,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纺织等诸多领域必须关注的问题。

      而这一重任更多地落在了化纤行业的肩上。因此,国家在制定“十一五”化纤行业发展专项规划时特别强调,近5年,我国化纤行业要结合市场需求,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特别是要把事关国家产业安全的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作为规划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高新、原创技术和生物工程新材料的研发,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技术发展,力争在高性能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等高技术纤维品种上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技术突破。

      同时,为了替代日趋紧缺的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资源”,实现化纤及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全行业要积极推进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资源和生物化工新材料的发展。在聚乳酸纤维产业化和生物法生产丙二醇、乙二醇、丁二醇等多元醇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方面进行重点突破;进一步开发竹浆纤维、麻浆纤维系列品种,扩大应用,提高附加效益;特别要重视利用好兰桉、玉米秸秆等多种类国内速生林材资源,加强技术研究,建立产业化基地,拓展人造纤维原料的供应范围。

      如果当前的这种原料危机能够快速催生适应未来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的新能源、新材料的出现,那么目前行业和企业所承受的来自原料危机的压力,又算得了什么呢?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