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大山那边的商机

        在2008年的第一个月份里,一个国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就是与我们一山之隔的邻邦,一个人口仅次于中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大国———印度。

        近段时间,中印两国之间的频繁交往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先是2007年12月底,中印陆军首次在春城昆明举行了为期7天的联合反恐训练,这是印度军队首次飞越二战著名的“驼峰航线”,穿越青藏高原的崇山峻岭进入中国,是两军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而在此之后,1月13日~15日,由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携多位核心内阁成员和数十位商业巨子所组成的庞大经贸官员队伍,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友好访问,更成为两国舆论界关注的盛事。这次访问,是这位75岁的经济学家自2004年就任总理以来的首次访华,距上次印度总理访华已有5年之隔。

        应该说,寻求合作、寻求发展是此次印度总理辛格来访的主要目的。15日,辛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其一贯的坦率和诚恳发表了题为《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的演讲。在演讲中,“我深信,印中两国有足够的空间,以加强合作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的表述博得了人们长久的掌声。“隔着一座大山,实行两种制度,相互猜忌怀疑,一个甲子有余。合作才能共赢。”在当天的网友评论中,人们表达出了对两国广泛合作的赞赏和期待。

        的确,作为全球仅有的两个拥有10亿以上人口的大国,同时又是全球最大的两个邻居———边境线长达两千余公里,中国与印度有太多的理由以合作谋求发展。交流不仅仅表现在军事和政治上,经济领域上的互动也同样正在不断加强。2007年,中印两国双边贸易额达386亿美元,同比增长56%,印度已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而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印度对华贸易增速居首。在印度总理辛格结束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后,外交部官员表示,通过此访,中印对双边贸易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要达到600亿美元。

        其实,印度市场的发展潜力已被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所关注。作为世界第二大纺织服装生产国,印度纺织服装行业这几年发展迅速。有数据显示,自2000年到2006年,印度纺织服装行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63%,正处于一个设备升级期。不过,印度目前的缝制设备制造能力有限,这对世界第一大缝机生产国———中国来说,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对此,中国缝制机械协会近两年先后多次走访印度,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并组织了80多家优秀的中国缝制机械生产企业,于1月10日至12日在印度班加罗尔主办了“2008中国缝制设备展示会·印度”,这是“中国制造”的一次海外集体亮相。

        虽然印度市场的商机正在凸现,但对中国缝制机械生产企业来说,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仍需认真对待,并思考解决之策。

        “由于中国缝机品牌进入印度市场较德国和日本的产品晚,以及对中国产品还不够了解,使得当地服装企业在选购、更新缝制设备时,首先考虑的仍是日本的产品。特别是在高端机型的选购上更为明显,而国产设备目前主要占领的还是中低端市场。”一位在国内一家缝机骨干生产企业工作的朋友这样对笔者说。不过,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副总经理日前就对笔者表示:“这是一个暂时的过程,就像以前很多中国服装企业不认可国产设备一样。通过这几年来对国产设备的了解,如今他们也开始接受了。”

        总之,加强交流、合作、了解摆在了中印服装行业与设备行业之间。在面对不容忽视的印度市场时,中国缝制机械生产企业除了应在产品附加值上发力以外,更需加强彼此间的了解及自身的推广。这也许不会马上带来商机,但在未来可能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